日前,環保部公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700-2014 水 質 65 種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2014 年 7 月 1 日正式實施,新標準適用于地表水、地下水、 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這是 ICP-MS 法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 進入我國水質檢測標準,而且和 EPA 200.8、EPA 6020A、EPA 200.1、ISO 17294-2 等標準相 比,這一新標準可用于更多水中元素的測定。另外,由 于目前國內需要消解處理的地表水和廢水 ( 處理設施出 口 ) 中無機元素總量的測定尚沒有統一的前處理方法, 新標準也采用了電熱板消解和微波消解的方法對地表水 和廢水 ( 處理設施出口 ) 進行處理。
目前的水質監測方法標準中,測定以上元素通常有分光 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火焰與石墨爐 )、原子熒 光法、極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 (ICP-AES) 等,這些方法各有其優點,也各有其局限性。分光光度 法前處理復雜,需萃取、濃縮富集或抑制干擾 ; 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法、原子熒光光譜法不能進行多組分或多元 素的同時分析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對部分元素的檢測 限或靈敏度達不到指標要求,對某些元素無法測定或準 確度不高。由于檢測項目大量增加,而且它們在環境中 的含量都非常低,常用的多元素分析方法如電感耦合等 離子體發射光譜技術對硒、鈹、砷、鉛、tuo、鈾等元素 不能達到檢測限要求,必須與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 (GF-AAS) 和汞冷原子吸收 (CV-AAS) 技術結合使用才能 達到大部分元素的分析要求。
本文介紹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是一種微量與超微 量多元素同時分析的方法,具有靈敏度高、檢出限低, 分析過程快捷,分析取樣量少等優點,它可以同時測量周期表中大多數元素 , 測定分析物濃度可低至納克 / 升 (ppt) 的水平,是目前有效的痕量元素的檢測且可以測 定現有技術難以分析的飲用水標準中特殊要求的鈾和tuo。ICP-MS技術的優勢,使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 ICP-AES、GF-AAS 和 CV-AAS 等方法,將成為未來的發展 趨勢。
提供商 |
賽默飛色譜及質譜 | 下載次數 |
85次 |
資料大小 |
1.2MB | 資料類型 |
PDF 文件 |
資料圖片 |
-- | 瀏覽次數 |
832次 |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