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主辦、中國計量大學承辦的【2025聚焦人工智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表面工程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杭州順利召開。作為智能檢測與涂層控制領域的技術專家,工業物理參會并發表主題演講。
本次大會圍繞智能制造、AI驅動、綠色發展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度研討,吸引了眾多科研院所、高校與汽車為主的制造企業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在論壇上,工業物理銷售工程師楊森以【增強光學干涉(ROI)助力智能表面檢測,精準測量推動自動化涂層控制】為題,深入解析了ROI技術如何賦能智能制造,引發現場熱烈反響。
「 67%的產品失效事故源于涂層厚度不達標。——來自華南專業檢測機構的 10萬+案例分析 」
從汽車電泳涂層、光伏導電膜到家電噴涂、建筑鋼結構,薄如蟬翼的涂層,往往關乎性能、壽命、成本與安全。而傳統測量方法(如千分尺、顯微鏡、激光)存在測量慢、易破壞、重復性差、數據分散等缺陷,難以滿足“高精+高效"的工業需求。
楊森在報告中指出:SpecMetrix膜厚分析系統通過增強光學干涉(ROI)技術,正在改變這一局面。
比如,在某歐洲用戶使用SpecMetrix膜厚分析儀后,同原有的兩種頗有名氣的測厚儀進行了測量結果的對比。原有的兩種測厚儀得到的多個測量結果分布比較分散,且分布區間較大,而SpecMetrix膜厚分析儀得到的數據能夠非常密集的落在一個狹小的區間內。
這也證實了SpecMetrix膜厚分析儀的精確性、可重復性以及先進性。
ROI,即增強光學干涉法
SpecMetrix采用先進的多波長干涉+快速傅里葉變換算法,無需接觸、無需破壞即可實現高精度膜厚測量。
多波長干涉法,多波長合成,擴大測量范圍
軟件界面展示從干涉圖到厚度值的實時計算過程
? ROI 增強光學干涉法特點:
• 測量精度高:±3%,并已寫入 ASTM D8331 標準
• 測量速度快:150次/秒,適配高速產線
• 覆蓋范圍廣:透明層0.75–350μm,著色層0.75–75μm
• 與AI產線兼容:可與多種PLC對接,實現測量-反饋-調控閉環
尤其適用于測量UV絕緣涂層、多孔陶瓷涂層、硫酸鹽涂層等“難啃骨頭",是真正意義上的非接觸、非破壞、亞微米級膜厚檢測解決方案。
在本次論壇上,楊森還分享了多個典型應用案例:
一家歐洲領-跑的鋼鐵制造商在2023年引入了SpecMetrix®在線膜厚分析儀,用于其涂鍍產線的實時質量控制。
導入系統后,通過精確測量與數據回饋,該客戶成功將平均涂層厚度從原來的 8μm 精準控制至6μm。這不僅優化了材料使用,還顯著降低了資源浪費。每減少2μm的噴涂厚度,客戶每月即可節省約40,000歐元的涂料成本,在提升產線效率的同時實現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作為國內智能制造轉型的先驅,華東地區某著名鋼鐵企業在其3條彩涂生產線上安裝了 共計6套SpecMetrix®在線膜厚分析系統,覆蓋關鍵工藝環節。
測量數據通過高速傳輸協議實時上傳至工廠中央監控中心,實現了對涂層厚度的動態管控與全流程追溯。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涂層質量一致性,還為企業建立數字化質量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目前該系統已作為樣板項目在鋼鐵行業進一步推廣。
在豐田美國工廠的噴涂產線,SpecMetrix®膜厚分析系統被全面部署于關鍵車身檢測工位。每輛車設有4個測量點,均由機械手臂自動完成膜厚探測,實現無接觸、高速、無損的車漆涂層測量。
與傳統每車需耗費數分鐘的人工檢測相比,SpecMetrix®的引入將測量效率提升至數秒內完成整車膜厚質量評估,極大地縮短了生產節拍,有效提升了生產自動化程度與質量控制精度。
此外,SpecMetrix還廣泛應用于PCB、鋰電、家電、金屬包裝、柔性包裝、涂料研發等行業,已成為智能制造“膜厚智控"的行業標準配置。
隨著制造業向智能化、精細化快速邁進,如何實現對關鍵工藝參數的實時監控、精準控制,已成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SpecMetrix®膜厚分析系統憑借其非接觸、無損傷、亞微米級精度的測量能力,正不斷刷新表面檢測的技術上限。
在保障產品質量一致性的同時,SpecMetrix 還能與AI系統深度聯動,實時反饋檢測數據、驅動工藝優化,構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測量閉環。未來,工業物理將繼續攜手各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涂層質量管理的智能升級,讓每一微米都更可控、更高效、更智能。
工業物理擁有旗下SpecMetrix、TQC Sheen等諸多品牌,位于上海浦東和香港都設有演示設備與技術交流空間,歡迎您預約參觀,共探膜厚智控的無限可能!
?? 歡迎關注【工業物理】,獲取更多智能檢測新技術!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