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已有小學生上癮,帶您揭開“鼻吸能量棒”的秘密
?
導讀
最近,一種名為“鼻吸能量棒”的產品在學生中流行開來。其外形像一根棒狀的塑料管,里面多是樟腦、薄荷等成分,商家宣稱“純凈無毒”。但這種“鼻吸能量棒”真的無毒無害嗎?是否容易上癮?下面小編帶您解密“鼻吸能量棒”的神秘成分,一起守護孩子們的健康。
科技還原真實,解密“能量棒”中的神秘成分
“鼻吸能量棒”主要由薄荷腦、冰片、植物精油等成分構成,氣味多樣。我們通過使用島津專業的氣味數據庫+高靈敏度分析系統,分別對4種不同香味鼻吸能量棒(香味類型分別為迷迭香味、紅牛口味、檸檬味和可樂口味)進行了泛靶向氣味化合物分析+關鍵氣味成分高靈敏度檢測,帶大家揭開他的神秘面紗。
方案優勢
分析流程
首先使用數據庫自帶方法文件測定正構烷烴標品,通過AART(Automatic Adjustment of Retention Time)功能自動調整目標化合物的保留時間,建立500余種氣味成分的全掃描(Scan)采集方法,GCMS-QP2020 NX可利用該方法結合AOC-6000的自動固相微萃取進樣功能(SPME)對樣品中的揮發性成分進行篩查, Scan采集方式還可以對于數據庫之外的揮發性組分進行檢索定性。
分析結果
4種不同香味鼻吸能量棒(香味類型分別為迷迭香味、紅牛口味、檸檬味和可樂口味)共檢測到114種揮發性成分,其中迷迭香59種,紅牛口味74種,檸檬味68種,可樂口味74種。
圖1. 鼻吸能量棒TIC圖
數據結果分析
114種揮發性物質中有32種單萜類物質,比如L-薄荷醇、雙戊烯、蒎烯、莰烯、α-松油烯,合成樟腦等。L-薄荷醇為該產品的主要揮發性成分,它同時擁有薄荷香氣及清涼作用,對皮膚、眼睛有刺激作用和一定的毒性。3種樣品檢測到了合成樟腦,又名2-莰酮,毒性很小,長期或大量吸入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傷、肝臟損傷、對皮膚和黏膜有刺激和致敏作用。
4種樣品都檢測到了烷烴類物質,烷烴毒性輕微,低濃度長期接觸者會引起神經系統功能障礙。中、高碳烷烴對皮膚粘膜有輕度刺激作用。
部分樣品中還檢測到了一些危化品,比如丙酮、二氯甲烷、乙醛、乙苯等,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4種鼻吸能量棒檢測結果維恩圖
四種能量棒檢測到34種共有組分,迷迭香味檢出5種特有組分,紅牛口味檢出20種特有組分,檸檬味檢出7種特有組分,可樂口味檢出10種特有組分。特有組分中以酯類物質為主,酯類是許多花果香氣成分的主要來源,酯類物質的差異呈現了不同的香味。
結語
對于人格三觀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鼻吸上癮”這個動作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降低他們對毒品的防范心理。小編再次提醒各位家長和孩子都要提高警惕,切實保障身體健康與安全。
撰稿人:董梅
本文內容非商業廣告,僅供專業人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