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5月25日在肯尼亞內羅畢舉辦的空氣質量行動報告發布會上,發布了《北京空氣污染治理歷程:1998~2013年》評估報告。報告指出,1998年~2013年,北京持續采取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對改善北京市的空氣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15年間,北京常住人口增長了70%,機動車保有量增長了303%,能源消費總量增長了77%,同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年均濃度分別下降了78%、24%和43%,初步形成了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局面,為其他發展中經濟體創造了值得借鑒的經驗。
從1998年以來各種污染物的監測數據和科研數據來看,北京的空氣質量確實得到了持續的改善,這說明北京治理大氣污染的各項政策、科技、經濟、法律等綜合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他還表示,從北京治理大氣污染的現有技術方向和積累的數據成果來看,對北京今后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非常有信心。
報告指出,1998年以來,北京針對逐漸形成的“煤煙-機動車”混合型復合污染問題實施的燃煤和機動車污染治理措施,對北京的空氣質量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北京市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硫(SO2)的年均濃度已經能夠穩定達到現行中國國家標準(NAAQS)規定的濃度限值4mg/m3和60μg/m3,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年均濃度也已接近中國國家標準(NAAQS)規定的濃度限值40μg/m3和70μg/m3。然而,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要達到中國國家標準限值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值,獲得更大的健康效益,還需要更多努力。
報告指出,15年間,北京燃煤使用總量及其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不斷下降,燃煤占全市能源消費的比重由1998年的54%下降到2012年的25%;天然氣、電力等能源的比重則由19%提高到了44%。
報告指出,與1998年相比,2013年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CO)、總碳氫化合物(THC)、氮氧化物(NOx)和細顆粒物(PM2.5)分別削減了95.0萬噸、10.3萬噸、4.31萬噸和0.49萬噸,減排率分別為76%、72%、40%和70%。
報告指出,從北京經驗來看,制定綜合的戰略措施是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核心關鍵。這些綜合的措施包括立法、行政管理、經濟和技術等方面的手段,重點針對能源消費、機動車排放、工業污染、施工揚塵等污染源,并通過系統的監測和信息報告對工作進展及成就加以監測和發布。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