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青島清永凈化設備有限公司>>公司動態>>構建能源互聯網 推動經濟社會綠色創新發展
9月26日,在聯大發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電力需求。這是站在世界高度,繼“一帶一路"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議,是對傳統能源發展觀的歷史超越和重大創新,是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聯合國2015年后發展議程作出的重要倡議,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特大型電網企業,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關于能源互聯網的倡議,是我們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歷史使命。
一、構建能源互聯網的重大意義
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和世界能源發展新趨勢,高瞻遠矚,提出探討構建能源互聯網的中國倡議,內涵十分豐富,對于落實國家戰略、推動能源革命、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世界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意義。
(一)構建能源互聯網,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創新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是黨中央在新時期、新階段作出的重大構想,是中國面向21世紀、適應經濟化的重大倡議,對于保障我國戰略安全、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促進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在實踐中內涵不斷豐富。這次中國倡議構建能源互聯網,既是貫徹“一帶一路"構想的重要舉措,也是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升和發展,兩者緊密、相互促進。構建能源互聯網,必將有力促進各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一帶一路"建設實施。
(二)構建能源互聯網,是推進能源革命的重大舉措
能源革命是工業革命的根本動力。歷*,每一次能源變革都伴隨著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和人類文明的重大進步。煤炭開發利用、蒸汽機發明,推動*次工業革命,大幅提升了生產力水平。石油開發利用、內燃機和電力發明,推動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機械化和電氣時代。構建能源互聯網,將加快清潔發展,形成以電為中心、以清潔能源為主導、能源配置的新格局,實現能源轉型升級,和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
(三)構建能源互聯網,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依托能源互聯網,大規模、率開發利用各類清潔能源,能夠讓人人享有充足、清潔、廉價、、便捷的能源供應,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能源互聯網與物聯網、互聯網等深度融合,將帶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電動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廣闊空間和發展平臺,對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具有顯著拉動作用。預計2016—2030年我國清潔能源及相關電網每年投資達8200億元,年均可拉動GDP增長約0.6個百分點。
(四)構建能源互聯網,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途徑
當前氣候變化形勢嚴峻。工業革命以來地表平均溫度上升近0.9℃。如不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紀末溫升將超過4℃,帶來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糧食減產、物種滅絕等災害,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過去20年,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世界主要經濟體持續談判,采用碳減排、碳定價、碳交易、碳關稅等方式解決問題。實踐證明,這條道路舉步維艱、徘徊不前。構建能源互聯網,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電力需求,到2050年清潔能源比重將達到80%,每年可替代相當于240億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減排二氧化碳670億噸。屆時,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億噸左右,僅為1990年的一半左右,能夠實現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
(五)構建能源互聯網,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平臺
構建能源互聯網,能夠促進國家間、組織間、企業間以及社會各方力量加強合作、互利共贏。化石能源具有稀缺性,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盡,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依托能源互聯網大規模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能夠增進南南合作、南北合作,將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區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解決缺電問題,消除貧困,縮小地區差異,抑制爭端,讓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二、構建能源互聯網,加快推進“兩個替代"
世界能源發展面臨資源緊張、環境污染、氣候變化三大難題。解決這些難題,必須走清潔發展道路,實施“兩個替代":即在能源開發上實施清潔替代,以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動能源結構從化石能源為主向清潔能源為主轉變;在能源消費上實施電能替代,以電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