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0年,我國縣鎮污水處理率60.1%,建制鎮污水處理率不足20%,未建成投運的污水處理廠主要分布在東北和中西部的省份;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十二五”期間,我國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投資1040億元,占總投資4300億元的24.2%,可能主要投資于中小縣鎮的新建污水處理設施。預計到2015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市場規模789億元,其中,膜市場規模500億元,占比zui大。
與傳統活性污泥處理法相比,膜處理法具有出水水質高、占地面積小、適應能力強、剩余污泥少、運維管理易、系統能耗低等優點。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工藝一般采用一級處理和二級處理。一級處理主要通過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一般達不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二級處理一般采用生物處理技術,利用微生物將污水中的有機物降解去除。國內外的污水處理廠中,絕大多數采用的是活性污泥處理法和膜處理法。從原理上講,兩種方法均利用微生物去除廢水有機物,但是兩者在污水處理原理、技術成熟程度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膜處理法憑借自身技術優勢,在城鎮市政污水處理的*逐步擴大。雖然目前活性污泥處理法*遠高于膜處理法,但未來,基于出水水質高、占地面積小等技術優勢,膜處理法在市政污水處理的*在逐步擴大。
MBR得到日益重視和推廣。膜生物反應器(MBR)是一種由膜過濾取代傳統生化處理技術中二次沉淀池的工藝。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zui初在生活污水處理中以超濾膜分離來代替二沉池,取得了*的效果,但當初膜技術處于發展初期,膜價格昂貴,壽命短,能耗又高,未能得到推廣和應用。上世紀80年代后,隨著膜制造技術和膜分離工藝的日益完善,MBR的研究和應用重新得到重視和推廣。
中國膜市場產值不斷擴大,占世界的*逐步提高。1999年,膜行業總產值在200億美元左右,中國膜行業的總產值在28億元人民幣左右,僅占總產值的2.2%左右;而到2009年,膜行業總產值達到450億美元左右,中國膜行業的總產值在250億元人民幣左右,占膜行業總產值提高到9%左右。
MBR市場集中度較高,國外為GE,國內為碧水源,且碧水源已成為GEzui大競爭對手。根據BluefieldResearch公司統計:在大型MBR系統中,國外的GE、國內的碧水源等大型供應商占據了該市場超過74%的份額,市場集中度較高。GE在該市場的*為47%,處于市場位置,GE的主要市場在美國、阿聯酋、韓國、澳大利亞、法國等,但在新興的中國市場供應量較小。
環境產業面臨“*將從總量考核向質量考核改革”紅利,現有水廠應政策要求將提標改造。《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中,內容包括加快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對部分已建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提高對主要污染物的削減能力;“十二五”期間,全國規劃范圍內的城鎮升級改造污水處理規模2611萬立方米/日,可分別按行政級別及地域進行劃分。
從北京的情況來看,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是主要建設任務。到“十二五”末,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0座,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28萬立方米/日,其中,中心城區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5座,新城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12座,鄉鎮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3座,所有行政區域均有覆蓋。
再生水廠建設對國家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受國家高度重視。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5%以上,新建污水再生利用設施規模2675萬立方米/日,可分別按行政級別及地域進行劃分。
我國城市每年污泥產量巨大,并且快速增長。截至2010年,我國濕污泥產量2040萬噸;污水處理廠的發展帶動了污泥產量的迅速增加,預計到2015年,污泥產量將達到2600萬噸。目前國外污泥處理多為厭氧消化或好氧發酵,處置方法多用土地利用方法、以農用為主,資源化利用程度遠高于國內。
而我國污泥處理方法中,以濃縮脫水為主;污泥處置方法中,以填埋為主。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專家于2007年曾對我國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多數污水處理廠采用濃縮脫水來處理污泥,而采用穩定化處理的污水處理廠比例不到20%。多數污水處理廠污泥的主要處置方法是填埋,而采用堆肥農用處置的比率不到15%。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我國多數污泥尚未得到無害化處理處置,截至2010年,我國污泥無害化處置率低于25%。到“十二五”末期,我國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的目標為:設市城市達到70%(其中36個重點城市達到80%)、縣城及建制鎮達到30%。目前來看,差距很大。預計2015年我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規模將達到64億元。從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看,根據不同的處理處置技術,每處理處置1噸污泥需要的資金從100多元至800多元不等。與國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相比,我國污水回用水平在污水再生利用率、再生利用水平、再生利用相關制度等方面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
再生水利用對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減輕水環境污染、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綜合經濟效益等具有重要意義,但我國存在城市再生水配套管網建設滯后、再生水相對自來水成本較高等制約因素。因此,再生水將在我國經濟發達、嚴重缺水地區發展良好。假設再生水平均年復合增長率為10%,預計2015年,我國再生水利用總量將達到54.3億立方米;假設再生水價格取3.5元/立方米,則到2015年,我國再生水市場規模將達到190億元。
根據《北京市人民*關于印發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到“十二五”末,北京市規劃新建再生水廠47座,所有新建再生水廠主要出水指標一次性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其中,中心城區新建再生水廠11座,新城新建再生水廠15座,鄉鎮新建再生水廠21座。北京市規劃新建再生水管線484公里,其中,中心城區新建再生水管線158公里,新城新建再生水管線326公里,擴大郊區再生水循環利用。隨著配套管網建設跟進、自來水價格的逐步提升、水資源的日益緊張,再生水利用在北京將越發廣泛。我國廢水污染源在線監測市場主要從COD在線監測儀器安裝起步,過去10年經歷了快速的增長。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的數據,2000-2010年,我國COD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平均年復合增長率45.5%,截至2010年,我國COD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市場規模9.5億元。
我國廢水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體系的增長中,一方面來自省控、市控重點污染源增加而新增監測儀器安裝,另一方面由于設備在進水口和出水口,環境潮濕、使用試劑存在腐蝕性,來自于現有污染源企業水質在線監測儀器存在更新換代的需求,一般情況下,儀器壽命在5年左右,需要定期更換。考慮到儀器設備增量以及存量的更新量,預計到2015年,我國COD在線監測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23.8億元。
近年來,水質自動監測技術在我國地表水監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的數據,2008-2010年,我國地表水在線監測市場規模平均年復合增長率18.3%,截至2010年,我國地表水在線監測市場規模達5.1億元。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