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重金屬檢測研究分析
閱讀:442 發布時間:2014-9-22
近年來,一些不法商家為了使中草藥的顏色更鮮艷、“賣相”更好,利用含銅無機鹽對藥材進行著色和增重。中藥重金屬檢測很難通過傳統的“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燒”等傳統經驗進行性狀鑒別染色后的中草藥。用于檢測水樣中銅離子的新方法,并據此原理開發出針對“染色中草藥”中銅殘留的現場可視化鑒別技術。銅是人體健康*的微量營養素,對于人體器官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但是過量的銅攝入能使蛋白質變性,從而失去生理活性,誘導疾病的產生。染色后的中草藥很難通過傳統的“眼看、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燒”等傳統經驗進行性狀鑒別,研究人員以快速判斷鑒別中草藥的安全性為目標,通過將兩種不同波長發射的量子點通過共價連接形成復合物,獲得了對不同水樣及中草藥中微量銅的具有靈敏性和特異性識別的納米雜交熒光探針,能迅速識別銅離子。
由于銅離子對不同發射量子點的淬滅效果有區別,實現熒光信號由綠色到紅色的高靈敏可視化響應。研究人員進一步將這種探針滴到銅著色的草藥表面,在紫外燈照射下,可以觀察到,探針在沒有銅著色和銅著色的兩片草藥上,呈現非常明顯的顏色區別。實驗結果表明,利用這種傳感方法,草藥中銅殘留的檢出量比用傳統的原子發射光譜法更,而且不需要大型儀器(普通紫外燈即可),能進行裸眼觀測、響應時間快。這一研究成果在藥品安全及食品安全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中藥重金屬檢測還應貫穿于藥材的種植等一系列的過程中。中藥重金屬污染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為了從源頭控制中藥中重金屬的含量,我國開展了中藥材的規范化種植研究。對藥材而言,其中重金屬含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土壤中重金屬元素含量及土壤的性質;二是藥材本身對重金屬元素的選擇和積累能力,而不同種類的藥材對不同重金屬元素的富集、積累能力是不同的。開展藥材及其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相關性研究和藥材對重金屬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研究對于從源頭上控制中藥中重金屬*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為進一步完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的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