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巖石的結構與構造
薄片粒度分析給出的粒度分布參數可供設計防砂方案時參考,當然應以篩析法和激光粒度分析獲得的數據為主要依據。研究顆粒間接觸關系、膠結類型及膠結物的結構可以估計巖石的強度,預測出砂趨勢。對砂巖中泥質紋層、生物攪動對原生層理的破壞也可觀察,當用土酸酸化時,這些粘土的溶解會使巖石結構穩定性降低,誘發出砂。
2)骨架顆粒的成分及成巖作用
沉積作用、壓實作用、膠結作用和溶解作用強烈地影響著油氣層的儲集性及敏感性。了解成巖變化及自生礦物的晶出順序對測井解釋、敏感性預測、鉆井完井液設計、增產措施選擇、注水水質控制十分有利。
3)孔隙特征
薄片分析獲得孔隙成因、大小、形態、分布資料,用于計算面孔率及微孔隙率。研究地層微粒及敏感性礦物在孔隙和喉道中的位置及與孔喉的尺寸匹配關系,可以判斷油氣層損害原因,并用于綜合分析潛在的油氣層損害,提出防治措施。例如,低滲—致密油氣層使用高分子有機陽離子聚合物粘土穩定劑時,雖可有效地穩定粘土,但由于孔喉細小,處理劑分子尺寸較大,它同時又損害油氣層。
4)不同產狀粘土礦物含量的估計
XRD和紅外光譜均不能給出粘土礦物的產狀及成因,薄片分析則可說明同一種類型粘土礦物的幾種產狀(成因)的相對比例。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只有位于孔隙流動系統中的粘土礦物才對外來工作液性質zui敏感。此外,薄片分析還用于粘土總量的校正,如泥質巖屑的存在可能引起粘土總量的升高,研究中應注意區分。沉降法分離出的粘土受粒徑限制,難于反映出較大粒徑變化范圍(5~20μm)時粘土的真實組成。
5)熒光薄片應用
熒光薄片提供油存在的有效儲集和滲流空間的性質,如孔隙、大小、連通性及裂縫隙發育程度,為更好地了解油氣層損害創造了條件。
巖心分析技術應用展望
盡管用于分析巖心的許多技術早已存在,但石油地質家及石油工程師從未象今天這樣共同關心并應和巖心分析技術來深入揭示油氣層的微觀特性。一些傳統技術因使用目的轉變,而被賦與新的含義。如鑄體薄片技術,從zui初便于觀察孔隙出發,如今則主要利用其保護粘土礦物不致在制片過程中發生脫落。XRD技術對粘土礦物的研究與認識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985年以前,國內尚無大家接受的粘土礦物含量計算公式,今天從粘土分離提取、數據處理,乃至間層比的計算都已形成石油行業標準,可以說近十幾年發生了質的飛躍。掃描電鏡等一些*的分析技術,目前的應用與其所能揭示的大量信息相比,技術潛力還有待充分開發。同時,一些新技術正在不斷涌現,及時地引入到石油工程領域,解決工程問題已成為地質家及石油工程師的共同使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