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泳技術作為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及臨床檢驗中的核心分離手段,其設備的操作規范直接影響后續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以下將對其電泳儀與水平電泳槽的協同工作原理、標準化操作流程及使用注意事項進行系統闡述。
電泳技術基于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遷移特性,通過分子量、電荷量差異實現混合物分離。區帶電泳作為主流技術,依賴凝膠、濾紙等支持介質構建分離通道。水平電泳槽作為核心裝置,由緩沖液主槽、凝膠托盤、梳子加樣器、電極導線及密封組件構成,其水平結構可有效減少重力對條帶擴散的影響。以瓊脂糖凝膠電泳為例,設備需配合溴酚藍指示劑、EB染色液等耗材,通過恒壓或恒流模式驅動核酸或蛋白質遷移。
電泳儀與水平電泳槽的標準化操作流程:
1.設備預處理:組裝前需清潔玻璃板、橡膠框等部件,避免殘留物干擾電場分布。電泳槽需要通過固定螺桿將貯液框與玻璃板組裝,采用瓊脂糖封堵縫隙以防止漏膠。
2.凝膠制備與加樣:采用“分離膠-濃縮膠”雙層體系時,需要先灌制濃度梯度膠并靜置凝固。例如,DNA電泳常用1%瓊脂糖凝膠,加樣孔深度需控制在0.3cm以內。加樣時需垂直插入梳子,避免氣泡混入,并確保樣品溶解于上樣緩沖液。
3.電泳參數設置:通過電泳儀設置電壓、電流及時間參數。在操作時需要注意極性匹配:黑色導線接負極,紅色導線接正極,電壓范圍通常為80-150V。
另外,在電泳結束后,還需要通過凝膠成像系統分析條帶遷移距離。設備清潔需使用70%乙醇擦拭電極與密封墊,避免EB染色液殘留。長期停用時應斷開電源,并定期檢查鉑金絲電極的氧化程度。
電泳儀與水平電泳槽的安全規范與常見問題
1.操作禁忌:禁止帶電接觸電極或電泳物,多槽聯用時需確保總電流不超過額定值。
2.異常處理:若設備出現異常放電或異味,需立即斷電并聯系專業維修。例如,某實驗室因穩流狀態下未接負載開機,導致電壓表指針劇烈跳動,最終引發電路板損壞。
3.耗材兼容性:不同支持介質(如聚丙烯酰胺凝膠與瓊脂糖凝膠)的電阻值差異顯著,嚴禁混用電泳儀。
綜上,電泳儀與水平電泳槽的規范操作是確保實驗數據可靠性的前提。從實驗室到工業生產線,設備性能的優化與安全規范的落實共同推動著生物技術與材料科學的進步,為科研與生產提供更高效的技術支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