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抑塵劑的標準化操作流程,適用于建筑工地、礦山、道路揚塵治理等場景,具體操作需結合產品類型和實際需求調整:
一、操作前準備
環境評估
確認揚塵來源(如土方裸露、堆料場、運輸道路等)及風力等級(>4級風力需謹慎作業)。
清理表面雜物(如碎石、垃圾),確保抑塵劑能均勻覆蓋目標區域。
工具與設備
噴灑設備:高壓噴霧車、灑水車、背負式噴霧器或無人機(根據面積選擇)。
防護裝備:手套、護目鏡、口罩/防毒面具(部分化學制劑需呼吸防護)。
攪拌工具:用于混合抑塵劑與水(如塑料桶或攪拌池)。
產品選擇
普通揚塵:水性環保抑塵劑(生物降解型)。
高粉塵區:高分子結膜型或無機膠結型抑塵劑。
特殊需求:煤炭/水泥專用抑塵劑(抗腐蝕、防火)。
根據場景選擇類型:
二、配制方法
稀釋比例(示例,需按產品說明書調整):
常規場景:1:50~1:200(抑塵劑:水),即1份抑塵劑加50~200份水。
高強度揚塵:1:20~1:50(如礦山、煤堆)。
固沙場景:1:100~1:300(土壤表面覆蓋)。
配制步驟:
液體抑塵劑:
固體抑塵劑:
按比例稱量抑塵劑粉末(如1kg)與水(如100kg)。
先加水后投料,高速攪拌至溶解。
在攪拌池中加入清水至指定量(如100kg)。
緩慢倒入抑塵劑原液,邊倒邊攪拌,確保均勻混合。
靜置5分鐘,避免泡沫影響噴灑效果。
三、噴灑操作
噴灑方式:
大面積作業:使用灑水車或無人機,保持噴頭距離地面1~2米,均勻覆蓋。
局部區域:人工噴霧器或手持噴槍,重點覆蓋易起塵部位(如土堆坡面、道路邊緣)。
土方/料堆:從頂部向下分層噴灑,確保滲透深度≥5cm。
用量標準:
覆蓋型:0.5~1.5 L/m2(視粉塵量調整)。
固沙型:0.2~0.5 kg/m2(土壤表面形成2~5mm固化層)。
注意事項:
避免同一區域重復噴灑導致積液或藥劑浪費。
高溫或強風天氣應增加噴灑頻次,并適當提高濃度。
四、安全與環保措施
個人防護:
穿戴手套、護目鏡、防護服,避免皮膚直接接觸。
密閉空間作業需佩戴防毒面具,并保持通風。
存儲與運輸:
密封存放于陰涼干燥處(溫度5~35℃),遠離火源和兒童。
不可與食品、種子混存,避免污染水源。
應急處理:
皮膚接觸:用清水沖洗15分鐘。
眼睛接觸:立即用清水沖洗并就醫。
誤食:飲用大量水稀釋,禁止催吐,速送醫院。
五、效果維護
定期檢查:
雨后或風蝕嚴重時需補噴,一般每7~15天檢查一次覆蓋效果。
硬化路面可減少頻次,土質區域需增加噴灑量。
生態修復:
長期固沙區域可配合植樹種草,增強抑塵劑的持續效果。
六、操作禁忌
禁止與其他化學品(如酸堿類)混合使用,避免反應失效。
未用完的稀釋液需當天用完,避免沉淀或變質。
低溫環境下(<5℃)需預熱藥劑或用溫水稀釋,防止凍結。
示例流程(以建筑工地為例):
清理裸土區域 → 2. 按1:100稀釋抑塵劑 → 3. 灑水車均勻噴灑(0.8 L/m2) → 4. 自然晾干形成保護膜 → 5. 每周檢查補噴。
通過規范操作,抑塵劑可有效降低PM10/PM2.5濃度80%以上,持續抑制揚塵污染。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