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溫度校驗儀是確保PCR儀溫度控制精度的關鍵設備,其校準需遵循嚴格流程。以下是校準的核心步驟及注意事項:
一、校準前準備
環境控制
確保校準環境溫度為15-30℃,濕度≤75%RH,避免環境波動影響結果。
設備需預熱30分鐘,待內部溫度穩定后再進行校準。
標準器選擇
使用高精度溫度標準器(如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或黑體輻射源),校準不確定度需≤校準儀允許誤差的1/3。
示例:若校準儀允許誤差為±0.1℃,則標準器不確定度需≤0.03℃。
校準點設置
覆蓋PCR儀全溫區(如35-100℃),關鍵校準點包括:
變性溫度(94-95℃)、退火溫度(50-65℃)、延伸溫度(72℃)。
邊緣溫度點(如35℃、100℃)用于驗證線性度。
二、校準步驟
零點校準
將溫度傳感器置于冰水混合物(0℃)中,調整設備顯示值為0.000℃,誤差需≤±0.05℃。
多點校準
升溫過程:從35℃開始,每5℃遞增至100℃,記錄實際溫度與顯示值的偏差。
降溫過程:從100℃降至35℃,重復上述記錄。
示例數據:

動態響應測試均勻性測試
在加熱模塊上放置多個溫度傳感器(如96孔板對應位置),測量不同位置的溫差。
示例:若最大溫差超過±0.5℃,需調整加熱模塊或更換傳感器。
記錄設備從35℃升至95℃的升溫速率(應≥1.5℃/s),以及從95℃降至35℃的降溫速率(應≥1.5℃/s)。
超調量需≤1℃,穩定時間≤10秒。
三、校準后處理
結果判定
溫度偏差≤±0.1℃、均勻性≤±0.5℃、動態響應符合要求,則校準合格。
若不合格,需排查傳感器、加熱模塊或控制電路故障。
證書與記錄
生成校準證書,記錄校準日期、環境條件、校準點數據及結論。
保存原始記錄至少5年,以備追溯。
四、注意事項
傳感器保護:避免傳感器接觸腐蝕性液體或機械損傷。
定期核查:每6個月進行一次期間核查,使用核查標準(如恒溫油槽)驗證穩定性。
法規遵循:校準需符合ISO 17025、CNAS-CL01等實驗室認可要求。
通過以上步驟,可確保PCR溫度校驗儀的準確性,從而保障PCR儀溫度控制的可靠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