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客戶問我們為什么同樣型號的儀器都測色差,我們的測量值會和客戶的差異很大。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和客戶沒有同一顏色標尺和色差公式造成的。
在顏色測量中,不同色差公式會導致測量結果差異較大的原因,主要與公式的設計原理、應用場景以及對人眼感知的模擬方式有關。以下是詳細的解釋,可用于向客戶說明這一現象:
1. 色差公式的設計目標不同
不同色差公式誕生的背景和解決的問題不同,導致其計算邏輯存在差異:
CIELAB(ΔE*):最早的通用色差公式,基于均勻顏色空間(L*, a*, b*),但未符合人眼對色差的感知一致性(例如對藍色區域的敏感性較高)。
CMC(ΔE CMC):專為紡織行業設計,引入了明度(L)和色度(C)的權重比例(l:c),通常用2:1(可接受性)或1:1(可察覺性),更貼近人眼對明度和色相的敏感度差異。
CIEDE2000(ΔE00):目前最復雜的公式,修正了CIELAB在深色、高飽和度區域的偏差,并引入了色相旋轉補償和明度/色度/色相的動態權重,更接近人眼視覺均勻性。
2. 色差公式對人眼感知的模擬方式不同
權重分配差異:
CMC公式對明度(Lightness)和色度(Chroma)的敏感度分配不同權重(如2:1),而CIEDE2000會根據顏色位置動態調整權重。
例如,人眼對淺色的明度變化更敏感,而深色的色相變化更明顯,不同公式對此的補償方式不同
色相角修正:
CIEDE2000在色相差(ΔH)計算中引入了旋轉項,修正了CIELAB在藍色(高色相角)區域的偏差,而CMC未考慮這一點。區域依賴性:
某些公式(如CIEDE2000)在低飽和度(中性色)和高飽和度區域的容差不同,而CIELAB在整個顏色空間中采用線性計算,導致結果偏離實際感知。
3. 應用場景與行業標準差異
不同行業因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色差公式:
紡織/塑料行業:常用CMC公式,因其對色相和明度的權重分配更符合織物顏色驗收需求。
涂料/汽車行業:傾向使用CIEDE2000,因其對金屬漆、高飽和度顏色的評估更準確。
通用質量控制:可能沿用CIELAB(ΔE*ab),因其計算簡單,但對視覺一致性要求高的場景可能不適用。
4. 客戶溝通的關鍵點
向客戶解釋時需強調:
色差公式無絕對優劣,只有適用場景的區別。選擇公式需結合行業標準和產品特性。
數據差異是正常現象,關鍵在于統一標準:同一供應鏈中必須使用相同的色差公式,否則數據無法直接比較。
人眼相關性:ΔE值只是數學計算值,最終需以視覺驗收為準(例如ΔE=1.0在某些和行業可能不可見可接受,在另一些行業可能非常明顯,無法接受)。
“您提到的色差數據差異,主要是因為不同公式對顏色偏差的‘打分規則’不同。例如,CIELAB像一把簡單的直尺,而CMC和CIEDE2000更像帶刻度的放大鏡,針對不同顏色區域(如深色、高飽和度)的敏感度做了優化。如果您在紡織品中使用CIEDE2000,可能會發現某些色差被‘放大’,而用CIELAB則可能低估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根據您的行業標準選擇公式,并確保上下游使用同一把‘尺子’。”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