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2025年版《中國藥典》正式發布。該版藥典首次將“掃描電子顯微鏡法”這樣一種常用的、先進的微觀表征分析技術納入,闡述其檢測原理、樣品制備及檢測方法等,以擴大其在藥品研發和藥品質量控制領域中的進一步應用。
不管是臺式還是落地式,鎢燈絲還是場發射,賽默飛為廣大藥企客戶提供了全系列的掃描電鏡產品線。
在賽默飛全系列掃描電鏡中,獨具特色的環境掃描電鏡Quattro 是經典的Quanta系列的繼任型號,不僅可實現高分辨觀察,而且同時其三種真空模式:高真空,低真空及環境掃描(ESEM)模式可靈活適應各種樣品。其中,它的環境掃描ESEM模式能夠在原位環境下觀察含水樣品,無需對樣品進行干燥或固定包埋等處理,還可以持續跟蹤樣品含水狀態下的動態變化,彌補了傳統掃描電鏡只能在真空干燥條件下觀察樣品表面細節的局限性,對于生命科學樣品尤為重要。
環境掃描電鏡Quattro也可以配備賽默飛自研TrueSight EDS能譜探測器,對樣品進行成分分析。同時可與賽默飛或者任意第三方的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雙束電鏡,透射電鏡以及拉曼,XPS,EBL等系統聯用。
下面分享幾個亮點研究
?嵌入脂質體的殼聚糖水凝膠
及其緩釋系統應用研究
法國里昂大學團隊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發表了一篇題為《Embedment of liposomes into chitosan physical hydrogel for the delayed release of antibiotics or anaesthetics, and its first ESEM characterization》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首次通過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ESEM)對嵌入脂質體的殼聚糖物理水凝膠進行了表征,并探討了其作為抗生素和麻醉劑的緩釋系統的應用。這一發現為殼聚糖水凝膠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新思路,未來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探索不同藥物的聯合釋放機制,并進行體內研究,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更多支持。
研究團隊通過將預先裝載抗生素(利福平,RIF)、麻醉劑(利多卡因,LID)或熒光染料分子(羧基熒光素,CF)的脂質體懸浮液添加到殼聚糖(CS)溶液中,制備了藥物-脂質體-水凝膠(DLH)系統。與藥物水凝膠(DH)系統相比,藥物-脂質體-水凝膠(DLH)系統顯示出更低的藥物釋放累積量,表明脂質體的加入有效延緩了藥物的釋放。
在實驗中,研究團隊首次利用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ESEM)在接近原生狀態的觀察條件下,成功表征了嵌入殼聚糖水凝膠中的脂質體,驗證了脂質體在水凝膠中的存在。ESEM的高分辨率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清晰地觀察到脂質體在殼聚糖基質中的嵌入情況。

圖:3.5Torr氣壓下LID MLV型脂質體在殼聚糖基質中的嵌入情況。
納米結構銅及其氧化形式的抗真菌潛力
日本鹿兒島大學的團隊在《Nanomaterials》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Antifungal Potential of Nanostructured Crystalline Copper and Its Oxide Forms》的研究文章。該研究探討了納米結構銅(Cu-NPs)及其氧化形式(CuO-NPs)對植物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抗真菌效果。
研究團隊發現,納米結構銅具有顯著的抗真菌活性,其中Cu-NPs表現出最持久的效果,比其氧化形式CuO-NPs更為有效。通過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的圖像可以觀察到,經過處理后的病原真菌菌絲表現出膨脹、失去絲狀結構,且菌絲體呈粉末狀,表明其細胞壁結構可能被破壞。研究還通過X射線衍射(XRD)分析,顯示出Cu-NPs與病原真菌相互作用后,其物理特性發生了顯著變化。這是首次通過化學物理變化來展示金屬化合物的抗真菌機制,開啟了進一步研究銅抗真菌特性的可能性。
該研究表明,納米結構銅及其氧化形式對C. gloeosporioides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特別是在農業領域,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提高作物產量。通過深入研究納米銅的抗真菌機制,有望開發出更高效、環保的殺菌劑。

圖 : C. gloeosp菌絲體在不同銅處理下的圖像:
(a) 無處理對照組 (b-d)Cu-NP, CuO, CuO-NP處理后的樣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