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工業內窺鏡的操作指南與技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操作指南
1.了解檢測對象:在開始檢測之前,操作人員需要詳細了解被檢測設備的內部結構特點、檢測內容及位置。
2.檢查設備狀態:
檢查工業內窺鏡的機身、手柄、方向桿是否完好且工作正常。開機后要重點檢查設備成像效果是否良好。
檢查光源是否正常且手動調節光源亮度變化是否明顯。
檢查導向部位鎢絲編織外皮是否有褶皺、拉伸、擠壓變形、扎絲、松脫等外觀損傷。若扎絲現象嚴重應立即聯系裝備技術部維修。
檢查探頭軟管是否有擠壓變形損傷。可以通過單手捋探頭軟管的方式進行,如果發現外觀損傷,應重點檢查開機后內窺鏡的導向效果和成像效果是否良好。
檢查鏡頭是否有變形、刻痕、破損、裂紋等外觀損傷。若鏡頭出現變形、刻痕、鏡片及導光玻璃破損,在沒有脫落風險且不影響成像效果的前提下,應重點監測使用情況,否則應立即隔離并暫停使用該鏡頭。
3.選擇合適的探頭和鏡頭:根據檢測需求選擇合適的探頭和鏡頭,并確保探頭能夠順利進入檢測通道。同時,應正確安裝探頭和鏡頭。
4.開機與連接:長按開機鍵啟動設備,確保設備成像清晰,顏色正常。若成像模糊,大部分是灰塵、油污等原因,可以在棉簽上蘸70%以上的酒精溶液擦拭鏡頭。對于需要存儲檢測數據的設備,應提前安裝好SD卡,并對內存卡進行格式化。
5.觀察與檢測:
將前端管線插入到被測設備中,操作搖桿或按鈕控制探頭的方向和移動速度,對設備內部進行全面的觀察和檢測。
可先使用觀察鏡頭進行觀察,然后再進行詳細的檢測。對于結構復雜或內部無法直接了解的產品,此步驟尤為重要。
在檢測過程中,可調節光源的亮度以獲得合適的照度,使得畫面達到最清晰的效果。
6.拍照與錄像:在檢測過程中,可根據需要拍照或錄像以記錄相關數據和信息。
7.圖像處理與分析:對采集到的圖像進行詳細的處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設備的內部狀況。
8.收尾工作:檢測完成后,需緩慢撤出探頭并按規定進行清潔和整理工作。使用后用無塵布擦干表面,以免造成滲透,損壞鏡頭。
二、使用技巧
1.保持設備清潔:確保使用區域的清潔,避免在混亂或暗區使用工業內窺鏡。同時,應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潔保養,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態。
2.輕拿輕放:在使用工業內窺鏡時,要注意輕拿輕放,避免碰撞和摔打。不要隨意拆任何部件,以免損壞設備。也不要使管線在地面拖動,以免對探頭造成損壞或刮花鏡片。
3.避免強電磁干擾:檢測現場應避免強電磁干擾和劇烈的電壓波動,這些因素都可能對檢測設備造成不良影響。
4.注意環境溫濕度:環境溫濕度需滿足設備的使用要求,過低或過高的溫度都可能對設備造成損害。盡量不要在超過70℃的高溫環境下使用,如必須在此環境下使用,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
5.操作靈活:在控制探頭導向時,應操作靈活,避免鏡頭與硬物猛烈撞擊,防止探頭鏡片碎裂。同時,不要直接用手彎曲管線的活動關節部分,以免造成管線內部鋼絲牽引繩崩斷。
6.合理使用管線:管線盡量不要沾水,如需深入水中檢測,請勿浸泡超過規定時間(如10分鐘),檢測完畢管線表面附著水珠應及時擦拭干凈。不要彎折或打結管線,僅可適當彎曲。
7.安全使用:禁止在易爆、強電磁場、有可燃性氣體場所使用或存放儀器,以免導致火災或爆炸。禁止被檢測物在帶電情況下作業,以免導致觸電發生。
8.應對卡阻:在孔探過程中若探頭被卡住,切忌拉拽探頭。可通過搖桿搖動探頭,觀察屏幕圖像擺動來判斷被卡位置,并采取適當措施取出探頭。
正確使用工業內窺鏡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指南并掌握相關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設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工業檢測提供有力的支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