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腐蝕?
當金屬與水和電解質(如鹽)接觸時,就會發生腐蝕。在這種環境下,電子離開金屬表面,形成離子。帶正電荷的金屬離子與帶負電荷的氧離子結合產生金屬氧化物,這就是腐蝕反應的產物。除了金、銀和鉑等貴金屬,所有金屬在于環境中都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的。腐蝕實際上是大自然將精煉金屬還原到自然狀態的一種方式。
雖然腐蝕測試的概念很簡單,但在實驗室模擬室外腐蝕的實踐是非常困難的。由于復雜的多步驟反應,可以形成多種氧化物,這些反應取決于特定的環境條件。常用的鹽霧試驗(ASTM B117,ISO 9227)可以腐蝕金屬,但是其機理與真實環境中腐蝕的復雜性不相符。這導致與真實世界腐蝕結果的相關性較差。溫度和濕度的環境循環是室外腐蝕機制如此復雜的主要原因。
在實驗室中如實再現這些因素是創造真實腐蝕的關鍵,也是控制它們是可重復測試協議的關鍵。
2. 潮解
潮解是物質從大氣中吸收水分直至溶解并形成溶液的過程。
室外環境中的金屬會以幾種方式變濕。在風化過程中,我們經常談論露水(凝結)和雨水,因為它們與濕度有關。在腐蝕過程中,還有一個與水分有關的術語,叫做“潮解”。在實驗室中實現戶外腐蝕的精確模擬,復制和控制潮解是一個重要因素。
當環境超過相對濕度閾值時,每種可溶性鹽都會潮解,具體取決于化合物。這個閾值被稱為潮解相對濕度(DRH)。保持遠高于該DRH值確保腐蝕過程將繼續;同樣,低于這個值意味著腐蝕過程應該減緩或停止。下表給出了幾種鹽在25℃時的DRH值。隨著溫度的升高,DRH值降低。
25℃時幾種鹽的潮解相對濕度
鹽 | DRH |
氯化鈉(NaCl) | 76% |
(KCl) | 85% |
硫酸銨 | 84% |
硝酸鈉 | 74% |
氯化鈣 | 31% |
氯化鎂 | 33% |
在列出的鹽類中,氯化鈉、硫酸銨和氯化鈣用于實驗室腐蝕試驗方法。許多汽車方法在設計條件時考慮了試驗溶液中使用的鹽的DRH。
1. 控制相對濕度變化
既然我們已經將濕度(更具體地說,潮解)與腐蝕速率聯系起來,我們可以開始了解為什么控制溫度和相對濕度轉換/斜坡時間如此重要。
假設我們正在運行Prohesion循環(ASTM G85附錄5),在Prohesion中,有兩個步驟,總測試周期為兩個小時。這個循環沒有規定兩種條件之間的過渡時間,因此只要面板在第二步中最終干燥,就可以正式達到標準要求:
1)1小時鹽霧功能;
2)1小時干燥功能。
假設你有兩個Q-Lab的腐蝕試驗箱可以運行這個循環,第一個腐蝕試驗箱具有非常強大的吹掃循環,并在5分鐘內將步驟2中的箱內環境燥至DRH以下。在該步驟的剩余55分鐘內,面板上幾乎沒有腐蝕。然后,假設第二腐蝕試驗箱具有非常弱的吹掃循環,并且需要45分鐘箱內環境干燥到DRH以下。這意味著面板真正干燥的時間只有15分鐘。
這兩個腐蝕試驗箱的循環測試將產生非常不同結果!在每兩個小時的循環中,想比較于第一個腐蝕試驗箱,第二個腐蝕試驗箱中的樣品將經受額外40分鐘的腐蝕條件。這比第一個試驗箱中的樣品暴露在腐蝕條件下的時間多60%!
現代測試循環中規定的溫度和濕度轉換通常受到控制,以確保無論使用哪種測試儀來運行該循環,轉換期間高于DRH的時間是一致的。沒有它,重復性和再現性會大大下降。
2. 結論
濕度的精確控制對于實驗室腐蝕測試至關重要。雖然需要控制冷凝和噴霧,但腐蝕測試中鹽的存在迫使我們意識到潮解引起的再潤濕的影響。為了控制潮解,我們必須嚴格控制腐蝕試驗箱內部的相對濕度。為了測試獲得較高的重復性和重現性,斜坡時間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