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用場景?
在核酸藥物合成中,重組羧肽酶 B(rCPB)催化反應需維持 pH 6.0–8.5 的穩定范圍。
?控制方法?:采用 SC-100A pH 自動控制加液系統,通過實時監測和自動補加酸堿(如HCl/NaOH),將反應體系 pH 波動控制在 ±0.1 單位以內?。
效果?:酶活性保留率提升至 95% 以上,手性產物 ee 值穩定在99%?。
2、工業級案例?
某生物制藥企業在發酵罐中應用SC-200A Plus雙泵加液系統,實時監測發酵液 pH,并結合自動控制pH,保障酶催化反應 pH 穩定性?。
二、?制藥用水與反應體系的 pH 精準調控?
制藥用水質量控制?
場景?:氯霉素(弱酸性)與堿性藥物復配時,pH 異常可能導致藥物失效或毒性增強。
控制方案?:使用磷酸鹽緩沖液預調制藥用水至 pH 5.5–7.0,并通過電導率、TOC 檢測驗證殘留物達標,避免干擾酶活性?。
酶活檢測中的緩沖液優化?
某實驗室檢測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時,選用 pH 5.5–9.5 的 Tris-HCl 緩沖液,并在預孵育階段(30 分鐘)驗證其與酶兼容性,確保活性中心構象穩定?。
三、?不穩定 pH 條件下的穩定性驗證?
過氧化氫酶催化體系?
挑戰?:過氧化氫在強酸性(pH<3)下易自發分解,干擾酶活性測定。
解決方案?:設計 pH 5.0–9.0 的梯度緩沖液,結合注射器集氣裝置定量測定氧氣生成量,驗證酶在弱酸性環境(pH 6.0–7.0)下的最適活性?。
高溫協同調控案例?
在靶向藥物合成中,某企業采用溫度-pH 聯動控制策略:當反應溫度升至 40℃ 時,同步調整緩沖液 pH 至7.5(原設定 7.0),抵消高溫導致的酶構象偏移,活性損失率從 20% 降至 5%?
四、?生物反應器中的動態 pH 管理?
連續補料調節法?
某基因編輯酶(如 CRISPR 相關核酸酶)連續催化反應中,通過補加碳源(如葡萄糖)或氮源(如氨水),間接調控反應體系 pH,減少直接添加酸堿對酶的沖擊?。
總結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