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試驗機對產品設計有著深遠且多維度的影響,它從多個方面推動著產品向更優、更安全、更可靠的方向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一、引導結構設計優化
1、提升整體強度與穩定性
碰撞試驗數據為產品結構工程師提供了關鍵信息,使其能精準評估產品在受力時的結構表現。例如,在汽車設計中,通過碰撞試驗機模擬各種碰撞場景,工程師可了解車身不同部位在撞擊時的變形程度和受力分布。若發現某部位在碰撞時容易發生較大變形,影響駕乘人員安全,就可以對該部位的結構進行加強。如增加加強筋、采用更高強度的鋼材或改變結構的幾何形狀,從而提高車身的整體強度和抗撞性能。
對于電子產品,碰撞試驗能幫助確定產品外殼的最佳結構設計。如果一款手機在碰撞試驗中頻繁出現外殼破裂或內部組件松動的情況,工程師可以重新設計外殼的形狀、厚度或連接方式,增強其整體的穩定性,確保在摔落等意外情況下產品仍能保持完好。
2、優化結構布局
碰撞試驗結果顯示的產品內部結構和部件的受力情況,有助于設計師優化結構布局。在醫療器械領域,如便攜式超聲診斷設備,碰撞試驗可能發現內部電路板在某些沖擊方向下容易受到擠壓導致故障。設計師可根據這一結果,調整電路板和其他敏感部件在機箱內的位置,或者增加緩沖結構,使產品在受到碰撞時,內部重要部件能更好地抵御沖擊,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在航空航天產品中,碰撞試驗對于機載設備的安裝位置和固定方式的確定也至關重要。通過模擬飛機起降、飛行中的氣流沖擊等各種碰撞情況,工程師可以合理安排設備在機艙內的位置,避免設備在碰撞過程中相互碰撞或受到過度振動而損壞,確保飛行安全。
二、促進材料選擇與改進
1、篩選合適材料
碰撞試驗是材料選擇的重要依據。在體育用品制造中,如滑雪板、自行車頭盔等產品,需要具備良好的抗沖擊性能來保護使用者的安全。通過碰撞試驗對比不同材料(如碳纖維、鋁合金、工程塑料等)的樣品,企業可以選擇出適合產品需求的材料。例如,碳纖維材料在吸收沖擊能量方面表現出色,適合用于滑雪板的制作,能夠在摔倒時有效減輕沖擊力對滑雪者的傷害。
在建筑行業,對于抗震結構的設計,碰撞試驗原理同樣適用。研究人員通過模擬地震波對建筑材料的沖擊,篩選出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高性能的鋼筋、新型的混凝土配方等,用于建造能夠抵御地震災害的建筑物。
2、推動材料改進
碰撞試驗結果還能反饋給材料研發團隊,促進材料的改進。例如,在包裝材料領域,傳統的泡沫塑料在抗沖擊性能上可能存在局限。通過對使用泡沫塑料包裝的產品進行大量碰撞試驗,分析其在不同程度沖擊下的緩沖效果,材料科學家可以針對性地改進泡沫塑料的配方或結構,提高其能量吸收能力,使其在產品運輸過程中提供更好的保護。
對于汽車的輕量化材料發展,碰撞試驗也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隨著汽車行業對節能減排的追求,輕量化材料如鋁合金、鎂合金等得到廣泛應用。但在實際碰撞試驗中發現,這些輕量化材料在某些碰撞場景下的吸能效果不如傳統鋼材。這促使材料研究者不斷改進輕量化材料的性能,通過添加增強相、優化熱處理工藝等方式,提高其抗撞性能,從而在保證汽車安全性的同時實現輕量化目標。
三、完善功能設計與人機工程學考慮
1、保障產品功能可靠性
對于一些精密儀器或電子設備,如無人機的飛控系統、醫療檢測設備等,碰撞可能會導致設備功能失效。碰撞試驗可以幫助設計師評估產品在碰撞后的功能恢復能力和可靠性。如果在試驗中發現某些電子元件在碰撞后容易損壞,導致設備無法正常工作,設計師可以通過增加防護裝置、采用更可靠的連接方式或備份系統等方式,確保產品在碰撞后仍能保持基本功能。
在智能家居設備中,如智能音箱、智能攝像頭等產品,可能會因為用戶的不小心碰倒而掉落。通過碰撞試驗,優化產品內部的固定結構和連接線路,保證即使在受到碰撞后,設備依然能夠正常播放音樂、錄制視頻等功能,提高用戶體驗。
2、融入人機工程學設計
碰撞試驗也能為人機工程學設計提供參考。以手持工具為例,如電鉆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因操作不當而掉落。通過碰撞試驗分析工具掉落時對手部的影響,設計師可以優化工具的手柄形狀、材質和表面紋理,使其在握持時更加舒適和安全,即使意外掉落,也能減少對手部的傷害。
在兒童玩具設計中,考慮到兒童玩耍時可能會將玩具掉落或與其他物體碰撞,碰撞試驗有助于確定玩具的邊角形狀、表面柔軟度等參數。例如,將玩具的邊角設計成圓潤的形狀,采用柔軟的橡膠或塑料材料,確保在碰撞時不會對兒童造成傷害,同時也能讓玩具更加耐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