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429味常用中藥的藥理作用和歸經進行分析,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規律性聯系,且這種相關性與中醫理論基本相一致]。如現代藥理和臨床研究證明具有抗驚厥作用的鉤藤、天麻、全蝎、蜈蚣等22味中藥均人肝經,人肝經率達100 %,與不具有抗驚厥作用中藥的人肝經率42.9%有顯著差異;與中醫“肝主筋",“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的理論相吻合。具有瀉下作用的大黃、芒硝、蘆薈等18味中藥入大腸經率亦達100 %,明顯高于其他411味中藥10.5 %的入大腸經率,且與大腸為傳導之腑的中醫理論相一致。具有止血作用的仙鶴草、白及、大薊等21味中藥人肝經率85 . 3%,符合“肝藏血"的認識。具有止咳作用的杏仁、百部、貝母等18味藥,具祛痰作用的桔梗、前胡、遠志等23味藥,具平喘作用的麻黃、地龍、款冬花等13味藥,入肺經率分別為100%、100%和95.5 %,符合“肺主呼吸"、 “肺為貯痰之器"的論述。
對單味藥的歸經和藥理作用的關系進行分析,認為當歸對血液循環系統、子宮平滑肌、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與當歸人心、肝、脾經的關系密切;紅花人心、肝經與其對血液循環系統和子宮的作用密切相關。
河南中冠健業生物研發部曾通過對23種藥物的歸經與有效成分在體內的分布進行比較,發現杜鵑花葉(杜鵑素)、魚腥草(魚腥草提取物)、丹參(隱丹參酮)、冰片等14味藥歸經所屬的臟腑與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臟腑基本一致,占61%;大致相符的占26 %,鴉膽子(油酸)、莪術(莪術醇)等6味藥;僅3味藥的歸經所屬臟腑與有效成分分布無直接關系,占13%。所以認為中藥的有效成分在體內的分布是歸經的重要依據。應用放射自顯影技術,觀察到川芎的活性成分之一3H-川芎嗪主要分布在肝臟和膽囊,與川芎歸肝、膽經的傳統觀點相符。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