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質譜的基本原理
質譜是一種通過測量離子的質量-電荷比(m/z,mass-to-charge ratio)來分析樣品成分的技術。它的基本過程包括三個主要步驟:離子化、離子分離和離子檢測。
1. 離子化
樣品首先需要轉化為帶電離子,因為質譜技術是基于離子行為進行分析。
常見的離子化方法包括:
- 電子轟擊離子化(EI):將樣品分子與高能電子碰撞,使分子電離并產生碎片。這是質譜分析中經典的方法,適用于小分子。
- 電噴霧離子化(ESI):通過噴射液體樣品并在電場下使其帶電,適用于生物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的分析。
- 化學電離(CI):通過引入氣體分子與樣品分子反應產生離子。與電子轟擊相比,化學電離產生的離子較少碎裂。
2. 離子分離
在離子化后,生成的帶電粒子被送入質譜分析器。質譜分析器的作用是根據離子的質量-電荷比(m/z)將不同的離子分開。
常見的質譜分析器有:
- 四極桿質譜:通過四極電場控制離子的穩定性,實現對特定m/z值的選擇性過濾。
- 飛行時間質譜:通過測量離子飛行的時間來確定其m/z。較小的離子較快到達檢測器,較大的離子較慢。
- 離子阱質譜:通過捕捉離子并逐步釋放它們進行分析,能夠進行多級質譜分析。
3. 離子檢測
分離后的離子會被送到檢測器,常見的檢測方法是電子倍增器,它通過產生多個電子放大離子的信號。之后,質譜儀將生成質譜圖,該圖記錄了每種離子的強度和其對應的m/z值。
二、常見的質譜技術
1. GC-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
- 原理:氣相色譜(GC)用于將復雜樣品分離,分離后的組分進入質譜儀進行分析。適用于分析揮發性和半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
- 應用: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等領域。
2. LC-MS(液相色譜-質譜聯用)
- 原理:液相色譜(LC)用于分離樣品,分離后的組分進入質譜分析。液相色譜不要求樣品須是揮發性的,因此能夠處理更廣泛的化合物。
- 應用:生物分析、代謝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研究等。
3. 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
- 原理:ICP源通過將樣品引入高溫等離子體,使其電離。然后,生成的離子通過質譜分析器進行分析,適用于痕量元素的分析。
- 應用:環境監測、地質樣品分析、食品安全等。
文章內容由AI輔助創作,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