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是針對各種刺激物如感染和組織損傷的一種生理性應答。有三個重要作用:①把效應分子和效應細胞輸送到感染部位,增強防御*線M甲對入侵病原體的殺傷;②提供一個生理屏障,防止感染擴散(抗感染炎癥屏障);③加快損傷組織的修復。
參與炎癥反應的介質主要包括趨化因子、細胞因子、血漿酶介質和脂類炎癥介質。
血漿酶介質 血漿中有四個酶系統,在一旦出現組織損傷時可被激活而形成相互作用的網絡,產生大量炎癥介質。
血漿酶介質及其在炎癥反應中的作用
(1)激肽系統:組織損傷首先激活血漿酶原Hageman因子(又稱凝血因子Ⅻ),引起凝血酶級聯反應。反應過程中首先是激肽釋放酶(kallikrein)活化,然后產生炎癥介質舒緩激肽(bradykinin)。這是激肽系統中一類血管活性堿性肽,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疼痛和平滑肌收縮。舒緩激肽(kinin)還可裂解C5,產生的C使肥大細胞釋放炎癥介質。
(2)凝血系統:始于血管損傷大量產生的凝血酶。凝血酶作用于血漿和組織液中的血纖蛋白原,產生血纖蛋白(fibrin)和血纖肽(fibrinopeptide)。這些屬于非水溶性的纖維蛋白絲可相互纏繞而形成凝快。因而組織損傷后迅速發揮作用的凝血系統,不僅止血,還起著防止入侵病原體血行播散的作用。此外,血纖肽還是一種炎癥介質,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強中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
(3)纖溶系統:纖溶(fibrinolytic)系統的作用是把纖維蛋白凝快從損傷組織中清除。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纖溶酶(plasmin),可使纖維蛋白凝塊降解為顯示趨化活性的產物,加速中性粒細胞的趨化作用。纖溶酶還有助于激活經典的補體途徑。
(4)補體系統:前面已作介紹。作為炎癥介質,補體裂解產物C3a、CAa和C發揮著過敏毒素(anaphylatoxin)的作用,可與組織中肥大細胞表面受體結合使其脫顆粒而釋放組胺和其他顯示藥理學活性的介質,引起平滑肌收縮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在C3a、C和C5667共同作用下,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可黏附并穿越血管內皮細胞,向組織中補體激活部位遷移,并使得帶有抗體及吞噬細胞的液體加速流向病原體入侵部位。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