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在土壤中的含量較高,遠遠高于氮和磷,大體上是全磷和全氮量的10倍,總體平均約為3% (K2O)。土壤中鉀主要存在于含鉀的云母和長石中,根據鉀對植物的有效性,將土壤鉀分為結構態鉀、非交換性鉀、交換性鉀和水溶性鉀,從植物營養的角度將土壤鉀分為速效鉀(水溶性鉀、交換性鉀)、緩效性鉀(非交換性鉀) 和相對無效鉀(礦物鉀)。

土壤鉀素轉化
在土壤體系中,各種形態的鉀是處于動態平衡過程中,可以用下圖來表達其動態:

土壤中的不同形態的鉀之間的可逆反應表明土壤中的鉀素相互轉化并保持著動態平衡。當水溶性鉀被作物吸收和淋溶損失后,土壤表面吸附的鉀就會向水溶性鉀轉移。當土壤施用鉀肥后,水溶性鉀濃度提高,這時鉀向固相表面轉移。土壤鉀素的固定和釋放過程,主要受原生和次生礦物類型和顆粒大小的控制,也受到其他因子(土壤結構、土壤pH、施肥、溫度、干濕交替等)的影響。
土壤鉀對植物的作用
土壤鉀是植物的主要營養元素,常因供應不足而影響作物產量,對植物的生長發揮著重要作用。
1.參與細胞滲透調節和氣孔運動:鉀離子是細胞中構成滲透勢的重要無機成分,在細胞質及液泡中的累積能調節細胞的水勢。充足的鉀有助于氣孔開閉的正常進行,從而使植物有效地調節二氧化碳交換和水的蒸騰。
2.促進光合作用,提高二氧化碳的同化率:鉀通過調節氣孔的開閉、促進葉綠素的合成、 改善葉綠體的結構、促進葉綠體內電子傳遞和ATP的合成而促進二氧化碳的同化和提高二氧化碳的同化的速率。3.促進光合產物的合成與轉運:鉀通過激活淀粉合成酶的作用,促進淀粉合成。它還促進碳水化合物的輸出及其在子粒、塊根、塊莖、根瘤等器官中的代謝,這可以有效地促進這些器官的生長。4.促進蛋白質合成:鉀能促進蛋白質和谷胱甘肽的合成,當供鉀不足時,植物體內蛋白質的合成減少,游離氨基酸含量增加。
5.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在水分脅迫、高溫、寒冷、鹽害等逆境條件下,鉀通過其滲透調節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作物細胞的含水量,使原生質體保持一定的充水度、分散度和黏滯性,進行正常的代謝活動。
相關檢測項目:
全鉀
速效鉀
緩效鉀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