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聯合國毒品和犯罪事務辦公室(UNODC)正式對新精神活性物質進行了定義:新出現的、存在藥物濫用可能性但國際上尚未列管的物質。
新精神活性物質,作為第三代毒品,是由精神活性物質向毒品轉變中的過渡形態。由于分子式的適當調整空間很大,而且是無限度的,因此越來越受到國際上販毒集團、販毒分子的利用。毒品犯罪分子利用各國毒品管制活動的滯后性和差異性,不斷發掘推出新的新精神活性物質,并通過制造和販運活動推廣到世界各地。
苯環己哌啶類衍生物系新精神類活性物質中的一類,由于該類藥物屬于 N-甲基-D-天門冬氨酸受體抗拮劑,具有分離性麻醉作用,長期使用具有成癮性,被廣泛濫用。
2-(鄰甲苯基)-2-(甲胺基)環己酮 和 2-(苯基)-2-(乙胺基)環己酮是市面上較為活躍的兩種苯環己哌啶類新精神類活性物質。由于未錄入數據庫,且在國內外文獻上均未見相關文獻報道,給公安禁毒工作的日常檢測和打擊毒品犯罪造成了挑戰。
本次瀘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玉林市公安局物證鑒定所、成都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四川警察學院、四川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聯合,通過對案件現場查獲的可疑物(白色晶體和無色液體)利用氣相色譜−質譜、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串聯質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珀金埃爾默,FTIR Spectrum 3)和核磁共振等方法進行結構數據檢測,為打擊新型毒品犯罪及兩種物質的管制提供參考。
作為紅外光譜儀的生產廠家,多年來珀金埃爾默致力于不斷進行技術革新。珀金埃爾默 Spectrum 3光譜儀作為FT-IR和FT-NIR光譜儀的金標準,通過轉動式邁克爾遜干涉儀和AVC/AVI技術,讓實驗室輕松獲得最佳質量以及最高重現性數據。
Spectrum 3™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本實驗在通過氣相色譜-質譜儀,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串聯質譜儀試驗,推斷兩種物質為同分異構體的基礎上,利用核磁共振對兩種物質的質子歸屬和碳的類型進行分析,并利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珀金埃爾默,FT-IR Spectrum3)對羰基、胺基等官能團進行確認,最后得出白色晶體中的主要成分為 2-(鄰甲苯基)-2-(甲胺基)環己酮,無色液體中的主要成分為 2-(苯基) -2-(乙胺基)環己酮。
本實驗通過傅里葉紅外光譜等手段獲得了 2-(鄰甲苯基)-2-(甲胺基)環己酮、2-(苯基)-2-(乙胺基) 環己酮兩種物質的結構數據,實現未錄入標準質譜數據庫的兩種物質在沒有標準對照品的情況下的初步判定,也為此類同分異構體的 NPS 的檢測提供思路,為兩種物質的管控提供科學依據,并在《刑事技術》期刊中發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