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染色是目前常用而又簡單的染色方法。瑞氏試劑中之酸性伊紅和堿性美藍混合經化學作用后,變成中性之 伊紅化美藍,久置后,經氧化而含有天青。此三種染料分別和細胞核及漿中的NH3+和COO-等結合,使細胞核及胞漿著色。由于系中性染料,又有緩沖液調節酸堿度,所以細胞受染后,藍紅等顏色都較適中,核染質、胞漿及其中之顆粒顯色較為清楚。
瑞氏染色分兩相進行,第一相是酸性染料伊紅與細胞中的堿性物質如血紅蛋白、嗜酸性顆粒等結合;堿性染料天青B與細胞中的酸性物質如核染色質(chro-matin)、特異中性顆粒、血小板及富含核蛋白的胞質結合。第二相是天青B和伊紅在適宜條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B一伊紅復合物(azure B-eosin complex),這種復合物是形成Romanowsky-Giemsa效應的基礎。
Romanowsky-Giemsa效應包括:
1. 白細胞核染色質染成紫色,瘧原蟲的染色質染成紅色;
2. 中性粒細胞的顆粒及血小板顆粒區染成紫色;
3. 產生本效應必須有兩種染料參與,一種是天青B、另一種是伊紅。
天青B與DNA分子中的磷酸基結合,而伊紅既與DNA分子中的陽離子部位結合,又與天青B結合,與天青B的結合力來源于電子供一受體的電子轉移力,天青B的甲氨基(-NHCHs)與伊紅分子中的叛基(-COOH)間形成氫鍵。因此,天青B是噻嗪類染料中能與伊紅形成復合物的較佳選擇,因為擁有四個甲基側鏈的亞甲藍不能以氫鍵與伊紅結合。
甲醇除作為染料的溶劑,能將瑞氏染料解離成帶正電荷的天青B和帶負電荷伊紅外,因其具有脫水力,還可將細胞固定為一定形態,并使蛋白沉淀為顆粒狀、網狀結構,增加細胞與染料的接觸表面,增強染色效果。
細胞中的各種有機物質(特別是蛋白質)、染料等對環境的州值非常敏感。如環境偏酸,氫離子增多,降低對堿性染料的親和力;增強伊紅著色,出現異常紅染;相反,則可出現異常藍染。最佳環境應維持在PH值6 4~6、8,必須使用緩沖溶液。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