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儀器是實驗室最基礎、最常見的儀器,今天就來聊一聊玻璃儀器的發展歷史。
1、貝采利烏斯和他的沸騰管
19世紀初,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發明了現代試管的前身——“沸騰管”,試管的出現,給了化學家開展小規模化學實驗的機會;在試管出現以前,小規模的化學反應往往只能在紅酒杯中發生。
2、法拉第和化學學生手冊
“試管化學”的名聲傳播的越來越廣,可化學家們如何制作玻璃儀器呢?1827年,偉大的化學家、物理學家法拉第在他編撰的化學學生手冊中用了多達五分之一的篇幅介紹如何制作和使用玻璃儀器。
3、威廉亨利和玻璃吹制手冊
在試管化學發展的早期,并沒有專門的公司制作玻璃儀器,于是化學家自己動手吹制玻璃儀器的情況非常常見。1803年,英國化學家威廉亨利將吹制玻璃儀器列為化學家的基本技能。與此同時,出現了包括法拉第編寫的手冊在內的許多專門為化學家編寫的玻璃吹制手冊,化學家自己動手利用玻璃管和玻璃棒制作精巧的實驗器材也被譽為“再創造的哲學”。
4、李比希和Kaliapparat
1830年,27歲的Justus Liebig發明了一種簡單的儀器——Kaliapparat,使化學家能夠使用重量分析法分析化合物的碳、氫和氧含量。這個由玻璃管吹制而成的儀器主要由五個球腔室構成,李比希利用Kaliapparat,將化合物與鉀肥反應,最后使用稱重的方法確定含量,避免了的收集二氧化碳并測量氣壓的復雜操作。
李比希的方法迅速且價格低廉,且容易被新手化學工作者所掌握,他的Kaliapparat和他吹制玻璃儀器的方法受到了19世紀化學家的認可,就像今天的核磁儀一樣受歡迎
倉庫中存放的玻璃管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位化學家,Emil Erlenmeyer等化學家也在玻璃儀器發展的歷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們就像有機化學中的人名反應,代表著一個個鮮活的過往。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