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理:
免疫印跡(Western Blot) 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被檢測物是蛋白質,“探針”是抗體,“顯色”用標記的二抗。SDS-PAGE 可對蛋白質樣品進行分離,轉移到固相載體——例如硝酸纖維素薄膜(NC)上。固相載體可以吸附蛋白質,并保持電泳分離的多肽類型及其生物學活性不變。轉移后的 NC 膜就稱為一個印跡(blot),用蛋白溶液(如 5%BSA 或脫脂奶粉溶液)處理,封閉 NC 膜上的疏水結合位點。用目標蛋白的抗體(一抗)處理 NC 膜——只有待研究的蛋白質才能與一抗特異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這樣清洗除去未結合的一抗后,只有在目標蛋白的位置上結合著一抗。用一抗處理過的 NC 膜再用標記的二抗處理,二抗是指一抗的抗體,如一抗是從鼠中獲得的,則二抗就是抗鼠IgG 的抗體。處理后,帶有標記的二抗與一抗結合形成抗體復合物可以指示一抗的位置,即是待研究的蛋白質的位置。
操作步驟:
1.組織或細胞裂解:將需要檢測的細胞或組織樣本進行裂解,以釋放蛋白質。常用的裂解緩沖液包括RIPA緩沖液和NP-40緩沖液等。
2.蛋白質濃度測定:使用蛋白質濃度測定方法(如BCA或Bradford法)確定樣品中的總蛋白質濃度。
3.蛋白質電泳:將樣品中的蛋白質根據大小通過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分離。在電泳過程中,樣品通常會與還原劑(如β-巰基乙醇)和離子變性劑(如SDS)混合,以使蛋白質變性并帶有負電荷。
4.轉膜:將分離的蛋白質從凝膠轉移到聚合物膜(通常是聚偏氟乙/烯膜或硝酸纖維素膜)上。這通常通過電泳轉印(electroblotting)完成,其中將膜與凝膠層疊放置,并應用電流使蛋白質遷移至膜上。
5.阻斷:將膜放入含有蛋白質阻斷劑(如牛血清蛋白、脫脂奶粉或魚膠)的緩沖液中,以阻止非特異性結合。
6.一抗孵育:將膜與目標蛋白質特異性的一抗(抗體)溶液孵育,使一抗與目標蛋白質發(fā)生特異性結合。
7.洗滌:用緩沖液反復洗滌膜,以去除非特異性結合的一抗。
8.二抗孵育:將膜與與一抗的宿主物種不同、帶有酶標記的二抗孵育。二抗將特異性地與一抗結合。
9.再次洗滌:用緩沖液反復洗滌膜,以去除非特異性結合的二抗。
10.信號檢測:添加特定底物(如光敏底物或發(fā)光底物),使酶標記的二抗產生可觀察的信號。該信號通常是光輻射或發(fā)光。
11.成像和分析:使用化學發(fā)光設備(如X光片或光學成像系統(tǒng))記錄膜上的信號,并進行定量分析。
PS:在每一步中因采用的具體實驗方法不同, 可構成多種免疫印跡分析系統(tǒng)。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