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發(fā)生的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需要我們應對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秉承對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其實應該有所準備。預防與應急準備除包括經費保障外,還包括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制度,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的監(jiān)管、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
物資儲備既包括物資實物儲備也包括生產能力儲備。
上次疫情防控的關鍵期間,正值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放長假,務工人員外出返鄉(xiāng),加上限制外出和出行的疫情應對措施,導致物資的供應和生產出現(xiàn)緊張。有關部門重事后處置、輕事前準備,應急物資儲備品種、數(shù)量、結構不合理、快速調運配送效率不高等,與所面臨的嚴峻復雜疫情防控形勢還不相適應。
衛(wèi)生應急物資儲備的具體建議:
一是修改完善法律法規(guī)建設,確保應急物資儲備、緊急生產、政府采購、收儲輪換、調劑調用、征用補償?shù)扔蟹梢馈<哟蠛逄飪r、囤積居奇和生產銷售偽劣應急物資的懲處力度。
二是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在交通便利、輻射范圍廣的地區(qū),政府投資建設或者簽約大型倉儲企業(yè),引入現(xiàn)代物流管理,實行倉儲資源、應急物資的整合、共建共享和快捷調運。
三是制定完善應急物資儲備標準,明確國家、省、市、縣四級政府物資儲備的品種、規(guī)格、數(shù)量、時間、更新等,建立考核檢查制度。
四是建立健全應急物資政府采購和定點生產制度,引導社會資源投向物資儲備和生產,推動專業(yè)化、市場化和規(guī)模化,保證應急生產供應能力。
五是制定稅收減免政策,鼓勵企業(yè)、社會組織儲備應急物資。
六是完善風險分擔機制,推動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保險。豐富保險品種,為醫(yī)護人員人身安全提供保險保障;擴大商業(yè)醫(yī)療保險承保和賠付范圍,減少企業(yè)和個人損失。
七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在應急物資采購、緊急征用、志愿捐助、災害救助和恢復重建等方面建立誠信制度和各類主體信用記錄。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