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R是什么
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種用于放大擴增特定的DNA(或R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復制,PCR的最大特點,是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因此,無論是化石中的古生物、歷史人物的殘骸,還是幾十年前兇殺案中兇手所遺留的毛發、皮膚或血液,只要能分離出一丁點的DNA,就能用PCR加以放大,進行比對。這也是“微量證據”的威力之所在。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是利用DNA在體外攝氏95°高溫時變性會變成單鏈,低溫(經常是60°C左右)時引物與單鏈按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結合,再調溫度至DNA聚合酶最適反應溫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著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補鏈。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儀實際就是一個溫控設備,能在變性溫度,復性溫度,延伸溫度之間很好地進行控制。
二、PCR原理
基本反應原理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PCR 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
1模板 DNA 的變性:模板 DNA 經加熱至 94℃ 左右一定時間后,使模板 DNA 雙鏈或經 PCR 擴增形成的雙鏈 DNA 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做準備;
2模板 DNA 與引物的退火 (復性):模板 DNA 經加熱變性成單鏈后,溫度降至 55℃ 左右,引物與模板 DNA 單鏈的互補序列配對結合;
3引物的延伸:DNA 模板--引物結合物在 Taq 酶的作用下,以 dNTP 為反應原料,靶序列為模板,按堿基配對與半保留復制原理,合成一條新的與模板 DNA 鏈互補的半保留復制鏈。
重復循環變性--退火--延伸三過程,就可獲得更多的「半保留復制鏈」,而且這種新鏈又可成為下次循環的模板。每完成一個循環需 2~4 分鐘, 2~3 小時就能將待擴目的基因擴增放大幾百萬倍。
三、PCR的基本反應步驟
1.引物的設計:
引物需要自己查找文獻或者自己設計,然后交給合適的生物公司來幫我們合成,合成引物,每管裝1OD。拿到引物后需要加水溶解,但是因為引物是看不見的,所以為了防止溶解過程中引物的丟失,拿到引物后最好先高速離心(10000rpm, 4°C離心2min)再進行加水溶解(ddH2O)。水的體積按引物濃度稀釋100倍,溶解好的引物用小管分裝,每管裝50μl即可,分裝后放-20°C保存。
2.制作模板:
模板的制作可以直接借助試劑盒,一般情況下Trizol的試劑可以需要,直接按照試劑盒提示來做就可以了。
3.建立體系、上機:
PCR需要用到的DNA聚合酶、buffer、dNTPs。而經常用的DNA聚合酶有Taq酶,買的同時會附送10×buffer(主要成分是KCl、Tris-HCl和MgCl2,有些還有(NH4)2SO4)。做PCR之前要提醒大家一點,不是所有的PCR都用同樣的反應體系的,也就是說PCR體系里用到的試劑除了10×Taq Buffer以外,其它其實都是需要摸條件的,但是按大多數情況來說,需要調整的并不多,可能需要調整的主要試劑是MgCl2(其實是要調整Mg2+的濃度);可能需要控制的條件主要是退火溫度。
4.跑膠驗證:
在電泳之前,需要進行凝膠的配制,凝膠液配制的過程并不復雜,先用天平稱取適量的瓊脂糖粉末,加入到一定體積的1×TAE(Tris、乙酸、EDTA)緩沖液中,微波爐加熱至沸騰,拿出來搖勻,幫助粉末溶解,反復沸騰多次直到粉末溶解。待溶液不燙手,將核酸染料加入溶液中搖勻,接著將溶液趁熱倒到做膠的凝膠板上,插上梳子(用來預留加樣孔),等半小時左右膠凝固拔下梳子,連膠帶板一起放到電泳槽中,加電泳液至淹沒整塊凝膠(電泳槽中的電泳液也用1×TAE緩沖液)。然后將loading buffer與樣品混合,加入到凝膠小空(“梳子”形成的洞)中,DNA maker作為對照,同樣加入到篩孔中,然后插上電源開始跑膠就可以了,凝膠上有顏色的有兩條帶,等到前面的藍色帶跑到整塊膠的2/3處停止電泳(斷電),然后把膠拿出來,放到紫外光下觀察條帶。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