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一年。這一年,Incucyte® 碩果累累,引用文獻總數正式突破10000篇。其中,僅2022年CNS主刊文章就有近30篇之多(參見文末列表)。你是不是也很好奇:這些頂刊文章聚焦了哪些領域?它們又是如何應用Incucyte® 的呢?為此,我們對這28篇文獻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希望幫助讀者更好了解和應用Incucyte®,以期2023,再創佳績!
Incucyte® 實時活細胞分析系統應用非常廣泛,總覽這些文章,Incucyte® 的應用涉及細胞殺傷、周期、內吞、腫瘤球、趨化、克隆稀釋、報告基因等多個領域。從應用方向來看,細胞殺傷仍是最熱的方向,其次是細胞實驗中常用的細胞活性檢測(增殖和凋亡)。從研究領域來看,細胞治療作為腫瘤免疫研究的焦點,展現出長效治療方面的潛力,因此細胞治療仍然是Incucyte® 占比最高的領域,除此之外,Incucyte® 在基因調控、細胞代謝、細胞外基質等基礎研究及腫瘤、衰老等疾病機理研究方面也展現出不俗的實力。
按應用方向分類
按研究領域分類
Incucyte® 除了應用廣泛的特點,其智能化拍攝分析大大加速研發進度,我們挑選了四篇代表性文章,看看他們具體是如何應用Incucyte® 的。
1 一天四篇Nature,Incucyte® 助力罕見病研究
7月20日Nature同期刊登四篇文章均使用到了Incucyte® , 其中的三篇[1-3],同時報道了對AGS綜合征罕見病的重大研究進展,發現了一種ADAR1突變型AGS綜合征的ZBP1的激活引發全新發病機制,為探索ZBP1后續是如何激活下游信號通路,調控免疫應答,促進疾病表型的具體機制。
研究者使用細胞凋亡通路敲除原代MEF細胞,應用Incucyte® ,統計細胞死亡情況,驗證ZBP1依賴性細胞凋亡通路(圖1)。Incucyte® 滿足密集時間點以及長時間檢測的需求,一次實驗得到大量數據,解放雙手,靈敏度高,死亡比例差距很小仍能得到確切結論。
A
B
C
圖1. A:Incucyte® 統計死亡細胞信號強度,軟件可直接導出數值;B,C:統計細胞死亡比例,Cytotox Green直接加入培養基中,陽性細胞為凋亡細胞,陽性細胞百分比(綠色熒光面積/總匯合度面積)為縱坐標,時間點為橫坐標。
陳老濕解讀:為什么一天能有4篇Nature用到Incucyte® ?因為Incucyte® 滿足密集時間點以及長時間檢測的需求,一次實驗得到大量數據,解放雙手,靈敏度高,重復性好,死亡比例差距很小仍能得到確切結論。
2 連續六輪殺傷的魔改T細胞
免疫細胞殺傷是Incucyte® 比例最高的應用。隨著免疫治療產業的發展,CAR-T和TCR-T等細胞療法也進入大眾的耳中,這些細胞是由患者自身或通用型的T細胞改造而來,但T細胞殺傷能力會隨著殺傷過程逐漸衰減。
Nature的一篇文章通過改造T細胞基因,提高細胞持續殺傷能力,使效率更高。來自Gladstone–UCSF基因免疫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4],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方法發現敲除RASA2基因可以使得T細胞在多種免疫抑制劑存在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增殖,敲除后的T細胞不僅殺傷效果強,殺傷持續時間也比對照組強(圖2左),在連續六輪殺傷的過程中,殺傷作用依舊明顯(圖2右)。
圖2. 評估不同效靶比,不同CD19表達量的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Incucyte® 檢測和計算死細胞染料Annexin V的熒光面積,發現改造T細胞在靶點表達量非常低的情況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殺傷效果(左),且連續六輪殺傷后殺傷作用依舊明顯(右)。
陳老濕解讀:Incucyte® 是真正的活細胞成像儀,可以監測到幾個星期到幾個月的細胞生長與形態等信息的連續變化。
3 新晉諾獎得主發文發現病毒感染關鍵因子
瑞典當地時間2022年10月初,美國科學家卡羅琳·貝爾托西 (Carolyn R. Bertozzi)等人榮獲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9月8號,在Sciense發表研究論文[5],通過基因組規模的CRISPR篩選與鑒定,最終發現溶酶體酶運輸因子(Lysosomal Enzyme Trafficking factor, LYSET)對依賴組織蛋白酶的病毒的感染至關重要。
為驗證LYSET是病毒感染的關鍵因子,研究者構建表達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帶有綠色熒光蛋白的水泡口炎病毒(VSV-EBOV-GP),之后應用賽多利斯Incucyte® 實時活細胞分析系統獲得病毒侵染的實驗結果(圖3)。后續研究人員構建了VSV-SARS-COV-2,同樣應用Incucyte® 在HAP1、Primary Fibroblasts、A549等細胞系中得到一致結論。
圖3. GFP綠色熒光表達評估病毒侵染情況,Incucyte® 連續監測12h的病毒侵染情況,間隔1h,方便且高效,趨勢明顯,平行性好。野生型第4天開始感染,單LYSET敲除的細胞12h內都未發生病毒感染。
陳老濕解讀:諾獎獲得者是Incucyte® 的忠實粉絲,用Incucyte® 發過多篇高影響因子文章。本文有大量Incucyte® 視頻與圖片數據,不僅是趨勢分析,就是圖片清晰度也可以發Science!
4 空間轉錄組技術助力黑色素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機制
黑色素瘤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具有高度異質性和可塑性。來自比利時魯汶VIB癌癥生物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結合多種測序技術,闡明促進腫瘤生長和轉移的關鍵因素[6]。作者利用空間轉錄組技術,證實黑色素瘤細胞新亞群pre-EMT NC莖樣群的存在,為證實此亞群對腫瘤生長及轉移的作用。體外實驗中,作者利用腫瘤球模型,且與內皮細胞(EC)共培養,使用Incucyte® 實時監測腫瘤球的生長狀況,驗證了內皮細胞促進黑色素瘤的生長的結論。對于腫瘤球或類器官等體外3D實驗,Incucyte® 自動對焦,拍攝多層圖片疊加生成單張清晰圖片,解決了3D樣品內部對焦不清的問題以及類器官長時程培養監測繁瑣的難題。
圖4. Incucyte® 實時成像系統監測細胞的生長10天。軟件測量球體大小,每個球體測量三次,以計算體積。
陳老濕解讀:Incucyte® 的3D拍攝全自動化,不用手動調焦,您只需要放入培養板,后面的事情就交給Incucyte® 吧!
為什么如此多CNS文章選用
Incucyte® 來進行活細胞成像實驗呢?
長時程,不閑置:培養箱內可長達數周的連續觀察,最短幾分鐘間隔自動拍攝,減少人力,防止過多操作對細胞的傷害
通量高,通用性強:6個板位,分別獨立設置檢測程序,可以兼容各種孔板和培養皿
智能化拍攝,AI分析:高效簡便的模塊化軟件設置和數據分析,輸出圖片、視頻、生長曲線等多指標多參數
完整解決方案:大于100種優化過的活細胞專用熒光試劑、耗材及詳盡的Protocol。文章數大于12000篇,是長時間活細胞成像產品中最多的
多種應用的配套拍攝模式:針對3D類器官、腫瘤球,線粒體膜電位,神經突,血管生成等應用都有配套的拍攝及分析模式
參考文獻及2022 Incucyte® CNS文獻一覽表
1.ADAR1 averts fatal type I interferon induction by ZBP1.nature
2.ADAR1 mutation causes ZBP1-dependent immunopathology.nature
3.ADAR1 prevents autoinflammation by suppressing spontaneous ZBP1 activation.nature
4.RASA2 ablation in T cells boosts antigen sensitivity and long-term function.nature
5.The human disease gene LYSET is essential for lysosomal enzyme transport and viral infection.
6.A cellular hierarchy in melanoma uncouples growth and metastasis.nature
7.Magnesium sensing via LFA-1 regulates CD8+ T cell effector function.cell
8.Modular design of synthetic receptors for programmed gene regulation in cell therapies.CELL
9.Enhanced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otease-regulated CAR-T cell receptors.CELL
10.Reciprocal cell-ECM dynamics generate supracellular fluidity underlying spontaneous follicle patterning.cell
11.Cholesterol and matrisome pathways dysregulated in astrocytes and microglia.cell
12.Tissue-resident memory and circulating T cells are early responders to pre-surgical cancer immunotherapy
13.Sublethal cytochrome c release generates drugtolerant persister cells.cell
14.Targeting SWI/SNF ATPases in enhancer-addicted prostate cancer.Nature
15.Effective drug combinations in breast, colon and pancreatic cancer cells.nature
16.Altered TMPRSS2 usage by SARS-CoV-2 Omicron impacts infectivity and fusogenicity.nature
17.A genome-scale screen for synthetic drivers of T cell proliferation.nature
18.CAR T cell killing requires the IFNγR pathway in solid but not liquid tumours.nature
19.Generation of 3D lacrimal gland organoids from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nature
20.CCNE1 amplification is synthetic lethal with PKMYT1 kinase inhibition.nature
21.Young CSF restores oligodendrogenesis and memory in aged mice via Fgf17.nature
22.Targeting SLC7A11 improves efferocytosis by dendritic cells and wound healing in diabetes.nature
23.PHGDH heterogeneity potentiates cancer cell dissemination and metastasis.nature
24.Potentiating adoptive cell therapy using synthetic IL-9 receptors.nature
25.Mechanisms of APOBEC3 mutagenesis in human cancer cells.nature
26.Activation of γ-globin expression by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nature
27.p53 directs leader cell behavior, migration, and clearance during epithelial repair.science
28.Enhanced T cell effector activity by targeting the Mediator kinase module. Science
《實時活細胞分析開啟免疫細胞殺傷實驗新格局》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