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用戶了解了西門子plc程序的結構后,就可以針對不同的控制對象與所選擇的PLC型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PLC程序的結構框架,并著手進行西門子plc程序的設計工作。
程序設計與系統硬件設計、系統調試密切相關。軟件設計階段所需要的控制要求、操作界面、PLC型號、I/O地址等都必須在硬件設計階段已經完成;而程序的輸入與編輯、程序檢查、程序調試等工作需要在程序編輯與系統調試階段完成。
對于簡單的PLC程序,也可以直接通過PLC的編輯軟件,在編輯軟件上同時完成程序的設計與輸入過程。
1.選擇程序結構
作為西門子plc編程軟件設計的第一步,首先需要確定的是PLC程序的基本結構體系。程序結構體系由如下兩方面因素決定:
①所使用的PLC型號。PLC型號從客觀上規定了可以采用程序結構,如:當PLC選擇為S7-200時,只能選擇線性化結構或主一子程序的結構形式:當選擇的PLC為S7-300/400時可以采用線性化結構、調用式結構或結構化編程。
②控制系統的要求。如果控制系統的要求較簡單,PLC程序的長度不大,出于簡化調試、減少程序設計工作量等方面的考慮,采用線性化結構可以省略編寫程序塊、功能塊、數據塊、局部變量等工作,提高編程的速度。如果控制系統較復雜,程序所占的容量較大,為了使得程序便于分段閱讀與調試,可以考慮采用調用式結構( S7-300/400)與主一子程序結構(S7-200);如果控制系統十分龐大,程序異常復雜,或是系統相類似的控制要求較多,在S7-300/400上可以優先考慮采用結構化編程。
2.建立程序文件
建立程序文件包括編寫I/O地址表、定義符號地址、編寫程序說明等內容,其目的是為程序設計提供方便。
在S7中,一般是直接利用編程軟件,通過編程軟件的“符號表編輯器”對“符號地址表(SymbolTable)”的編寫,一次性完成I/O地址、符號地址、數據格式、注釋等全部工作。
3.編輯邏輯塊
在選定了程序的基本結構體系與完成符號表的編輯后,即可著手進行PLC程序中各類邏輯塊的編輯。
邏輯塊的編輯包括了編寫邏輯控制程序與定義程序變量兩部分內容。
邏輯控制程序可以通過梯形圖、功能塊圖,指令表等方法編寫:程序變量應通過“變量聲明表”建立與明確(內容見本節后述),對于線性結構的PLC程序也可以不使用變量與變量表。
如果采用的是線性結構,只需要直接編寫組織塊OBl;如果選擇的是分塊式結構,則應首*行FC、FB等基本邏輯塊的編制,最后才能編寫組織塊。通過編程軟件輸入程序時,同樣應該遵守這一原則,因為,如果基本邏輯塊未編制完成,在OB1中將無法確定邏輯塊所需要的賦值參數,在輸入邏輯塊調用指令時將引起出錯。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