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轉換納米發光材料(UCNPs)是一種能在長波長光激發下發出短波長光的發光材料.UCNPs在980 nm紅外光激發下,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可見光,可以提高信噪比,所以UCNPs在三維立體顯示、上轉換激光器、紅外探測、生物成像及生物檢測等方面有普遍的應用前景。
上轉換納米材料的發光機理:
上轉換發光過程主要來自于稀土離子內4f-4f軌道電子躍遷。在外層的5s和5p電子屏蔽下,稀土離子的4f電子能夠發出尖銳的線狀發射峰,從而能很好地抗光漂白和光降解。此外,雖然稀土離子內層4f電子躍遷基于量子選擇力學是禁止的,但是局部晶體場誘導混合更高電子構型的f組態后,4f電子間可以發生弛豫。由于4f-4f電子間躍遷禁止,三價稀土離子通常具有長壽命發光(達毫秒級別),因此其激發態能夠連續吸收幾個光子,并且允許激發態離子間發生相互作用,從而發生稀土離子間的能量轉移過程。摻雜稀土離子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基本的上轉換發光機制,包括激發態吸收、能量轉移上轉換、光子雪崩、協同能量轉移、能量遷移上轉換。

上轉換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學性能:
稀土摻雜的NaYF4上轉換熒光粉由于優良的化學以及發光性能,包括低聲子能量、窄發射峰,長熒光壽命,較強的光穩定性和低毒性,制備上轉化發光效率比較高、形貌可控、粒徑又相對比較小的納米粒子,以便用于生物檢測應用:
1、通過水熱法,成功合成了大小為100-200nm,晶相單一的球形NaYF4:Yb/Er上轉換納米材料。并通過改變氟源的用量來調整產物的晶相,形貌以及尺寸大小。而通過添加EDTA,使之與稀土金屬離子絡合,可以限制晶體的形貌生長的各項異性,使之生成漂亮的球形產物。
2、用微乳液(水/乙醇/油酸鈉/油酸/正己烷)的界面控制反應來合成NaYF4:Yb/Er,通過實驗制得該體系的相圖并找出適合的水包油微乳液,來合成目標上轉換納米材料,TEM和XRD測量表明,所制備的納米粒子呈球形,單分散,大小均勻,尺寸約為20nm,并具有良好的結晶立方相。這些粒子在非極性有機溶劑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并在980nm的激光照射下發出橙色的上轉換發光。
3、通過鑭系摻雜,在NaYF4基質中摻雜一定量的稀土金屬Gd,綜合利用微乳法和水熱法來合成上轉換納米材料,且通過改變反應條件,成功合成了小尺寸的六方相晶型的NaYF4,即合成單分散,高產率,小尺寸,純六方相的上轉換發光材料,并用熱力學(包括有機表面活性劑影響和“滲透-控制生長”機理影響)及動力學兩種方式對小尺寸六方體形貌控制機理。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