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OCT是OCT技術的重要分支,在內窺OCT之前,廣為應用的醫學內窺鏡主要有熒光成像內鏡、白光成像內鏡和超聲成像內鏡等,雖然這些內窺鏡都可以在不同臨床領域實現不同的診斷功能,但是它們的分辨率達不到檢測細胞的微米量級的要求。隨著OCT技術的發展,OCT作為一種新興的高分辨率、非接觸式斷層成像技術,空間分辨率可以達到10μm,成像深度為1~3mm。人們漸漸認識到OCT在內窺領域的應用前景,并且嘗試將內窺OCT作為傳統內窺探測方法以外輔助診斷的一種手段。OCT的高分辨率使內窺OCT在檢測組織的早期異化和癌變等微小變化時有特別的優勢,同時也能夠獲取那些不易被發現或者難以取樣的組織的形態信息,因此今天讓我們盤點一下內窺OCT的臨床研究與應用吧!
心血管系統
在內窺OCT的臨床應用場景中,目前最常見的領域便是心血管系統的血管內OCT成像,此技術能夠提供冠狀動脈壁內微觀結構的三維數據,可用于指導介入手術如血管支架等,并提供有關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診斷信息。可幫助進行如鈣化,膽固醇結晶,血栓,等斑塊類型的判別。
圖一:人體內的冠狀動脈斑塊OCT圖像。(A)內膜增生的動脈壁。(B)纖維斑塊內膜增厚。(C)鈣化斑塊,顯示邊界清晰的異質信號不良區域(橙色箭頭)。(D)OCT纖維動脈瘤,顯示信號差的區域,邊界定義不清(黃色箭頭),與脂質一致,并覆蓋組織,稱為纖維帽(紅色箭頭)。
消化道系統
OCT在胃腸道研究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常被應用于檢查和輔助診斷食管,大腸,十二指腸,膽管等。主要應用于消化道不同位置息肉與癌癥的鑒別與診斷,對于癌癥的早期篩查具有重大作用。OCT在胃腸道中研究最多的應用是診斷Barrett食道(BE),這是食管遠端(GEJ)附近胃返流引起的正常鱗狀粘膜向腺粘膜的惡變。該腺粘膜可發生腫瘤轉化為食道腺癌(EAC)。在食管癌癥早期不易發覺一直是此類癌癥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而目前的檢查方法需要進行活檢等操作難度極大并且麻煩,而OCT技術的應用使得其疾病的早期篩查成為了可能。
圖二:(A)正常鱗狀上皮(bar = 500μm)的OCT圖像顯示5層外觀(從上到下:上皮,固有層,肌層粘膜,粘膜下層和固有肌層)。(B)具有“凹坑和隱窩”結構的胃粘膜的OCT圖像。(C)BE的OCT圖像,具有不規則的粘膜表面,沒有分層或凹坑和隱窩結構。(D)具有粘膜下腺的BE的OCT圖像(帶圓圈)。
在十二指腸的監測中OCT可以清晰地顯示腸絨毛,以及使用多普勒OCT進行的絨毛微血管形成。可以顯著提高乳糜瀉的診斷能力。
圖三:OCT可見十二指腸絨毛
OCT在胃腸道中的另一個重要潛在應用是結腸息肉的鑒定和診斷。目前的診斷方式是將內窺鏡下觀察到的息肉從結腸中取出,然后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來確定它們是惡性腫瘤(腺瘤)還是良性腫瘤(增生xingxi肉)。但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辦法卻不適用。在一些息肉很多的患者中,例如患有家族xingxi肉病綜合征或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將所有息肉從患者體內取出是很困難的。另外,一些病變,最常見的是無柄的鋸齒狀腺瘤,不易通過內窺鏡檢查鑒定出來,因此常常被遺漏。由于這些原因,OCT這樣的顯微技術鑒定和診斷結腸病變就變得十分需要和迫切了。
圖四:增生xingxi肉(A-C)和腺瘤xingxi肉(D–F)的OCT圖像和相應組織學圖像。
膽管OCT成像的主要應用是鑒別膽管狹窄的性質,其可能是原發癌(膽管癌),轉移性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或其他由膽結石等引起的炎癥。當前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或帶刷活檢的膽道內窺鏡檢查,但以上兩種方法仍有一定的缺陷,因為病理通常位于表面以下,無法通過這些技術看到。OCT的研究數據表明,不同類型的狹窄確實具有明顯的微觀形態特征。OCT很有可能成為膽管檢查中一種有價值的輔助技術,以區分不確定的膽道狹窄。
圖五:(A)膽囊切除術后良性狹窄患者膽總管的徑向OCT圖像。探頭被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導管(箭頭)包圍。(B)OCT標準-中間層中包含較大的非反射區域-提示腫瘤血管。并進行了軸向截面成像和縱向重構圖像。
肺氣道呼吸系統
OCT導管通過支氣管鏡的工作通道將其引入麻醉下的癌癥患者支氣管腔。OCT結果表明,腫瘤的特征在于分布不均,高散射區域以及正常粘膜和粘膜下層的均質外觀消失。經過這項早期的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OCT能夠根據上皮厚度和表面成熟度的逐漸增加,將正常組織,增生或化生的異型增生和癌區別開來,但是,無法區分高度異型增生和原位癌。
圖六:(A,B)正常健康的人支氣管的代表性OCT圖像(上)和相應的標準組織學切片(H&E染色;原始放大倍數,x20,下)在基底膜頂部顯示單層上皮(e) (bm)和上黏膜下層;(C,D)有化生的區域;(E,F)中度不典型增生的區域;(G,H)原位癌的區域。OCT圖像中的每個校準標記等于1mm。
氣道重塑是對諸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等疾病的早期發現和預后評估的關鍵功能。在功能異常之前,可以通過OCT檢測出晚期COPD患者氣道的結構變化。對COPD疾病患者的氣道尺寸(如管腔和壁面積)進行OCT測量,結果顯示,OCT與CT的結果具有很強的相關性,CT是目前用于評估外科標本的病理學分析的常用手段。在COPD患者和肺結節患者中的外周氣道檢查中也發現,OCT和CT圖像的管腔直徑和壁厚直徑之間也有很強的相關性。在另一項研究中,通過將OCT探針插入當前或以前吸煙者的氣道中,評估OCT測量結果的可重復性。OCT還用于研究2例哮喘患者在支氣管熱成形術之前和之后2年的組織重塑,比較了治療和未治療患者的氣道厚度減少。
圖七:支氣管內OCT,組織學和CT測量相匹配。(A)OCT測量圖像;(B)組織學測量圖像;(C)CT測量圖像。
通過上文我們了解了內窺OCT在多器官及結構方面的應用,不僅如此在子宮,尿道,喉,耳道等位置也具有大量的應用研究和探索,隨著OCT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更多的臨床和科研應用逐漸被發掘,相信其技術能把目前的臨床內窺檢查帶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Gora MJ, Suter MJ, Tearney GJ, Li X. Endoscopic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technologi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vited]. Biomed Opt Express. 2017;8(5):2405-2444. Published 2017 Apr 7. doi:10.1364/BOE.8.002405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