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花粉熱、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皮炎、濕疹和胃腸功能障礙等,均為患者吸入、攝入或接觸含有致敏成分的物質后觸發機體的B細胞產生過量免疫球蛋白E。當IgE抗體在體內再次接觸過敏原,通過效應細胞如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其炎性介質,進而引發過敏反應的疾病癥狀。正常人血清中IgE水平很低,是血清中含量最少的一類免疫球蛋白,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0.001%,治療與預防過敏的一項重要手段是確定過敏原。
目前,對過敏原的診斷有體內(in vivo)和體外(in vitro)兩種檢測方法。體內檢測包括皮內試驗、點刺。體內檢測具有價格便宜、快速的特點,均需要設置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試,陽性對照試劑為組胺,陰性對照為0.9%的生理鹽水,局部皮膚風團大小是判斷過敏反應的嚴重程度的重要依據。皮內試驗陽性率往往大于臨床癥狀發生率,易受操作者熟練程度及主觀性影響;皮膚試驗陽性程度可能依皮膚部位不同而異;變應原浸液質量和標準不統一,不易標準化;結果易受患者用藥影響,如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擬交感藥等均可影響其結果;易受皮膚條件影響,如黑色人種或伴有皮膚病的患者評價困難;嬰幼兒、年老體弱或處于急性發作期者不宜操作,皮試試驗并非絕對安全,高度敏感者有時會出現全身反應,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
根據歐洲過敏反應學、臨床免疫學協會和國際過敏反應協會的推薦:過敏反應是起源于免疫學機制的高敏性反應。在變應性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IgE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叭蛳乐蝿撟h”提出,在變應性疾病的診斷中,處于主要地位的是實驗室檢查,即皮膚點刺試驗和血清學試驗。點刺試驗主要用于速發型超敏反應的檢測。血清中特異性IgE陽性是診斷速發型超敏反應的重要手段。一組對2000年到2010年間文獻報道檢測的334篇過敏反應性皮膚病過敏原檢測方法的統計數據顯示,以血清特異性IgE檢測為使用最多的檢測方法。
人體針對不同的變應原產生不同的特異性IgE,通過測定特異性IgE來確定引起I型過敏反應性疾病的變應原,從而達到病因診斷。特異性IgE結果陽性常提示患者對某種過敏原過敏。實際應用過程中也會出現特異性IgE檢測結果與臨床不符的情況,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抗CCD特異性IgE抗體導致。糖類決定簇(carbohydrate cross-reactive determinants, CCD),是一類廣泛存在于動植物糖蛋白中的糖類基團,存在于多種變應原糖蛋白中,能誘導機體產生與多種變應原發生交叉反應的抗CCD特異性IgE抗體,目前認為CCD多為單價抗原表位,僅能夠引起體外血清學檢測的陽性結果,而I型過敏反應的發生需要肥大細胞或嗜堿性粒細胞等效應細胞表面上IgE抗體的受體形成二聚體化,因此要求變應原至少擁有兩個以上結合位點,才能夠引起IgE的交聯。因此抗CCD特異性IgE抗體多不引起臨床癥狀。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試劑包被CCD,可檢測抗CCD特異性IgE抗體有效幫助結果解釋。
過敏反應性疾病的診斷,包括非特異性診斷和特異性診斷,而特異性IgE檢測與皮膚測試均為過敏反應性疾病特異性診斷的重要手段,臨床工作中應以詳盡、準確的病史為核心,參考體內和體外試驗結果,綜合分析,明確過敏反應疾病的特異性診斷。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