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的微生物主要來自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過程。它們附著于塵埃或液滴上,隨載體懸浮于空氣中。微生物可使空氣成為傳播呼吸道傳染病的媒介,因此需要對空氣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進行檢測。
在中國疾控中心所編寫的《XinGuan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中,指出XinGuan病毒傳播途徑有:①飛沫傳播、②氣溶膠傳播(空氣傳播)③接觸傳播。
氣溶膠傳播,也可叫做空氣傳播。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者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其粒徑大概多為0.01-10μm。空氣中的病毒、細菌和真菌都屬于氣溶膠(氣載微生物)。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曾指出,病毒或細菌可以通過氣溶膠經長距離傳播而在短期內導致大面積感染。在這類生物氣溶膠中,細菌占了絕大部分。
我國空氣微生物方面的相關標準最早從1996年開始頒布,根據應用環境的不同,對檢測方法和微生物*均有明確規定,這也為空氣衛生的評價提供了法律基礎。
《GB/T 18204.3-2013 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 第3部分:空氣微生物》中規定了公共場所空氣中細菌總數、真菌總數、β-溶血性鏈球菌和嗜肺軍團菌的現場采樣與實驗室培養方法。
《WS 394-2012 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
《GB 37488 -2019 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
《CB 50333-2013 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
在空氣微生物檢測中,自然沉降法和撞擊法是最主要的方法。
自然沉降法是根據重力作用而使空氣細菌粒子沉降于瓊脂培養基,是檢測空氣細菌數目的尤為簡單經濟的手段,多用于對靜止條件下的空氣細菌進行采樣監測,但是該方法檢測到的細菌粒徑一般均大于8µm,而小于5µm的細菌微粒由于沉降速度較為緩慢,易懸浮于空氣中,因此較難被檢測出來。
撞擊法是利用抽氣動力作用而采集微生物粒子使其撞擊在培養基表面,該方法利用抽氣泵抽氣原理,通過穩定的氣流量吸入空氣中細菌粒子并產生高速氣流,可以有效采集漂浮于空氣中的細菌顆粒,具有敏感度好、準確率高以及操作簡單等優點,是推薦的主要空氣采樣手段。
采用靈敏、可靠、方便的空氣微生物采樣方法和工具,是保證檢測結果準確的基礎。
杭州大微基于安德森 ANDERSON 空氣采樣器的原理(撞擊法),專門研制了DW-20型空氣浮游菌采樣器,對空氣中微生物充分采集,確保檢測結果準確。收集采樣時浮游菌高速通過微孔,撞擊在培養皿瓊脂表面,保證大于1μm顆粒全收集。
傳統采樣技術存在流量小、分析時間長等缺點,僅能采集可培養的微生物。而DW-APE300型大流量空氣微生物富集采樣器采用濕法氣旋微生物富集采樣方法,收集的空氣微生物樣品以液體形式存在。可結合傳統培養方法及快速微生物檢測方法,如 PCR 技術、流式細胞技術、基因測序等檢測手段,快速檢測采集樣品中的細菌、真菌、病毒等。
與此同時,為了能快速檢測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杭州大微利用光電技術結合微生物新陳代謝產物自發熒光的特性,開發了DW-Biolaser902型空氣微生物在線監測儀,以實現空氣中微生物的實時在線監測。儀器開機即可進行現場實時濃度檢測,并通過儀器的上位機獲取結果,不需要采樣濾膜/培養基等耗材,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不高;可探測到單個生物粒子,空氣中的微生物粒子即時濃度很低時,仍可以被檢測到;
更多詳情內容請關注杭州大微公眾號: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