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子手表到電腦再到各類移動通信產品,我們不難發現電子電器產品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而我們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使得各個生產廠家不得不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對產品或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異物甚至異常顏色進行分析,進而確定來源,優化產品質量。異物分析也是失效分析的一種,通過分析和驗證,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機理。微小異物的尋根探源,在提高產品質量、技術開發和改進、產品修復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
對于異物或異色的分析,由于待分析的異物樣品較小,顯微紅外法的優勢得以體現。紅外顯微鏡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微小樣品,再把紅外光路引入到顯微鏡中,調節可變光闌的大小,選擇測試樣品中的某一微區,紅外光聚焦后,進行紅外分析。
The Nicolet iN10 顯微紅外光譜儀特點:
· Thermo Scientific™ OMNIC™ 光譜軟件可對純化合物和混合物進行光譜鑒定。
· 集成化設計無需外部光譜儀聯機
· 緊湊型,占用空間小,可幫助實驗室節省空間和預算
· 配有室溫檢測器,50 微米以上的樣品無需使用液氮
· 計算機控制自動化,可通過計算機訪問所有系統設置
· 可自動記錄樣品位置,可減少重復任務所需的時間
· 雙屏顯示可實現高效查看
· *自動化的系統性能驗證確保了儀器*的可靠性
樣品1:手機鏡頭上的白色異物。
將異物取出,放在金剛石池中壓制后,置于紅外顯微鏡下,透過法測試。
樣品2:PCB板焊錫位置異物。無需前處理,樣品直接放置在紅外顯微鏡下,反射法測試。
紅色譜圖為鏡頭異物的紅外譜圖,黑色譜圖為SKIN(皮屑)的紅外譜圖,兩圖在多處出峰位置一致,峰強度比值基本一致,推斷異物為皮屑,可能是人員操作過程中引入。
紅色譜圖為IRON NAPHTHENATE(環烷酸鐵鹽)的標準紅外譜圖,兩圖在多處出峰位置一致,推斷樣品中含有環烷酸類物質。
經譜圖檢索顯示,異物分別為SKIN(皮屑)和IRON NAPHTHENATE(環烷酸鐵鹽)。皮屑,可能是人員操作過程中引入,而環烷酸類物質,可能為鍍層過程中使用的清洗劑殘留。異物結果,快速指向問題環節。
在電子電氣行業,生產工藝流程復雜,使用的物料眾多,操作流水線上的微小疏漏,都會導致產品中出現不明異物。這不僅影響產品外觀、產品質量,甚至會導致生產停滯,以至于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這款痕量分析少不了的神器讓您心動了嗎?
可配置的選件
· 直接接觸采用的 MicroTip ATR
· 高靈敏度液氮冷卻 MCT 檢測器
· 手動或自動平臺
· 自動可見偏振,增強可見視圖
· 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Z™10 FT-IR 輔助光學臺可擴展標準樣品倉附件和全光譜能力
推薦用途:
· 顯微光譜學
· 材料鑒定
· 包裝材料
· 涂層
· API 混合物分布圖
· 異物鑒定
· 失效分析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