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溫微量熱法-Symcel的calScreener技術
測量能量–生命的基礎
calScreener™是同類產品中用于生物活性測量的細胞生物學優化等溫微量熱儀。
量熱法-基于細胞的測定法的新范例
等溫量熱法的直接代謝測定法從還原性生化測定法中脫穎而出,克服了具有*特征的基于參數的分析的局限性。
測量活生物體的代謝活動是一門成熟的科學。1784年,安東尼·洛朗·拉瓦錫(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和皮埃爾·西蒙·德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de Laplace)巧妙地設計了第yi臺量熱儀。此后,量熱儀已發展成為促進科學發展的現代工具。但是,儀器尚未適應生物學和藥物開發。直到現在。
calScreener是生物學家的量熱儀,可提高通量,小化樣品量,提高靈敏度,優化的無菌塑料生長插入物,以實現易用性和具有定制分析功能的用戶友好型軟件。
calScreener™原理
由物理,化學或生物刺激引起的生物學過程(預期在其中發生代謝變化)均對分析有效。
將包含用于保存細胞培養物的單個密封杯的calPlate™放置在設定為目標溫度的恒溫室中,精度在數千開爾文以內。
杯子放在熱通量檢測傳感器即熱電堆上。與細胞培養杯相比,傳感器的重量較大。產生的所有熱量都傳遞到散熱器,從而在熱電堆傳感器中產生與熱流成比例的信號。
因此,測得的熱量與模型系統或所涉及的過程無關。我們擁有適用于多種生物學應用的無標簽實時檢測系統。
代謝測量的新金標準
術語“等溫微熱量計”通常用于在等溫條件下設計用于微瓦級及更低功率范圍內的實驗的量熱儀。實際上,所有這樣的熱量計都是熱流(導熱)型的,使用半導體熱電堆(熱電板)作為量熱容器與周圍散熱器之間熱流的傳感器。等溫微熱量計通常設計為雙儀表,以提高靈敏度。
活生物體的熱功率 P(熱量的產生率)與其代謝率有關, 因此P可以作為其“活性”的定量度量。所有具有代謝活性的生物都會產生熱量,因此等溫量熱法成為監測其活動的通用技術。P的測量 可以在不標記樣品的情況下進行,并且該技術可以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應用于懸浮,沉積或附著在固體表面的細胞系統。 P 可以連續監視,并且在長時間(幾天,以µW為單位)上對樣品沒有任何干擾。此外,等溫微量熱法技術通常比用于測量生物體功能特性的大多數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重現性和可檢測性。
等溫量熱儀用于基本的熱力學工作以及確定慢速化學和生化反應的動力學性質。等溫微量熱法技術也已用作各種類型復雜過程的通用監控器,例如,在估算技術產品(如藥物)的穩定性以及確定活生物體的活動方面。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人們反復指出,這種技術在應用生物學的幾個領域具有潛在的實際重要性。據報道,有大量的方法學研究,特別是在與醫學和環境工作有關的領域。實驗技術取得了重要進展,已經發現了基本的實驗問題,但是熱流熱量計的樣品通過率低,限制了它們在實際工作中的使用。現在可以通過使用多通道儀器來克服該缺點,在多通道儀器中,通過組裝量熱單位(“通道”),可以在一個實驗中測量許多樣品。
使用calScreener™的科學論文
Tellapragda,C.等人,2020。等溫微量量熱法在廣泛耐藥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中的小抑菌濃度測試–多中心研究。臨床微生物學和感染
Gros,S.等人,2019年。使用微量量熱法對兒童罕見腫瘤的個性化治療反應評估-以使用碳酸酐酶IX和水通道蛋白1抑制劑為例。分子科學雜志,20(20),4984
Abdillahi,S.等人,2018。膠原蛋白VI包含多種具有強大體內活性的宿主防御肽。免疫學雜志,201(3),pp.1007-1020
Kriszt,R.等人,2017。受刺激的單細胞棕色脂肪細胞中熱生成的光學可視化。科學報告,7(1),第1-14頁。
Wadsö,I.等人,2017。孔板格式的等溫多通道微熱量計,用于監測活細胞和組織的活性。熱化學學報,652,第141–149頁。
Astasov-Frauenhoffer,M.等人,2017。胞外多糖調節致齲生物膜中的鈣流量。PLoS ONE,12(10),第1-14頁。
Flores,D.等人,2016。一種新穎的等溫微量熱法工具,用于評估藥物對洋頭氏螺菌和美洲輪蟲的藥物作用。應用微生物學和生物技術,100(2),第837-846頁。
Braissant,O.等人,2015。等溫微量熱法可在無標記的孔板測定法中準確檢測細菌,腫瘤性微組織和寄生蟲。生物技術雜志,10(3),第460–468頁。
Jansson M,2015年。量熱法抗藥性:抗菌藥物開發的新工具。美國實驗室2015年11月12日
Jansson M,2014年。基于無標記細胞的分析和整體量熱法。美國實驗室2014年11月12日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