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檢測儀之臭氧已經成為繼PM2.5后又一重要污染物
與一直縈繞在我們耳邊的PM2.5相比,臭氧確實并沒有太多引起公眾的重視,因為它沒有前者那般“張牙舞爪”,但卻悄悄潛伏在*晴空,被稱為“透明殺手”。
其實,在大氣污染物中,不論是可吸入顆粒物還是臭氧都只是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之一。
“每個國家對于空氣污染物重視程度的高低,取決于各自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污染水平以及其他的社會環境問題。不過,整體而言,PM2.5對健康的威脅要比臭氧大多了。”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相關研究機構忽視了臭氧的污染。在北京市新聞節目之后播報的空氣質量監測節目中,臭氧也一直沒有離開公眾的視野。
但僅以目前的統計模型想要預測中國的臭氧污染也有難度。與美國監測時間相比,“中國的臭氧觀測時間序列還非常短,暫時不能用我們的這個模型直接做預測,需要尋找其他的辦法。而且影響中國空氣質量的大尺度環流和影響美國的不一樣,所以這個模型并不能直接通用”。
“提前知道臭氧濃度可以加大這個季節的減排力度,同時敏感人群注意觀察短時間尺度的空氣質量預報來安排自己的戶外活動,農業部門可以提前采取相應措施。”季節預測溫度降水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季節預測空氣污染只是剛剛開始,相信未來經改進后會達到更好的預測效果。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