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公司動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簡介和原理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簡介和原理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簡介 1852年,比爾(Beer)參考了布給爾(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發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層厚度相等時,顏色的強度與呈色溶液的濃度成比例,從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論基礎,這就是的比爾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將此理論應用于定量分析化學領域,并且設計了*臺比色計。到1918年,美國國家標準局制成了*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此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經不斷改進,又出現自動記錄、自動打印、數字顯示、微機控制等各種類型的儀器,使光度法的靈敏度和準確度也不斷 提高,其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大。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礎是朗伯-比爾(Lambert-Beer)定律。即物質在一定濃度 的吸光度與它的吸收介質的厚度呈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