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珀金埃爾默長三角合作實驗室共建暨藥物研發高峰論壇在黃浦江畔上海瑞金洲際酒店隆重舉行。來自華東地區的多所高校、醫院的近百名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藥物研發領域的新技術與行業前沿動態。在會上,珀金埃爾默與13家優秀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加強儀器應用和科研工作的緊密結合,以推動生命科學技術及藥物研發先進方案的開發。
珀金埃爾默生命科學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劉疆在致辭中表示:“通過建立合作實驗室模式,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服務本地化,縮短對客戶的響應時間,提升服務質量,并且將最新、最熱點的應用方案更快地傳遞給用戶。”
以服務科學前沿和客戶需求為目標的珀金埃爾默生命科學整體方案,涵蓋了從基因文庫、試劑、儀器到自動化整合的實驗室全流程。
包括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化學生物學技術平臺、華東理工大學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樂普創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13家華東地區的優秀實驗室與珀金埃爾默達成合作共建協議。
在合作實驗室授牌儀式之后,多位生命科學及藥物研發領域的知名專家帶來了其新科研成果的分享。
復旦大學的魯伯塤教授介紹了其團隊開發的以致病蛋白為研究對象的HTRF技術以及該技術在非傳統靶點藥物篩選中的廣泛應用。
福州大學生物藥光動力治療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主任黃明東教授就團隊所研發的超級溶栓劑的設計和療效,以及基于光動力學的光敏劑在腫瘤靶向治療中的原理和成果進行了分享。這些科研成果在臨床醫學的成功轉化,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鼓舞。
中國藥科大學藥物科學研究院院長張燦教授利用生動形象的細胞示意圖,給大家展示了不同種類活細胞制劑的研究思路和最近進展,并提出了未來應更重視多學科交叉融合,學術機構與企業聯合攻關的期望。
中科院分子細胞中心化學平臺主任陳銘研究員以單細胞測序自動化建庫,功能基因組高內涵篩選和高通量自動化藥物篩選三個平臺服務項目為例,展示了中科院化學生物學技術平臺結合市場高精尖技術和儀器,可以在文庫,儀器和技術方面為廣大藥物研發工作者提供高水平的專業服務,共同推進新藥的創新研發。
樂普創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方磊博士從腫瘤免疫治療的市場現狀和挑戰說起,分享了雙特異性抗體的結構和功能,及體內的作用機制的前沿解讀和研發思路。
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任瑞寶教授在他的報告中總結了團隊在腫瘤治療領域的三個研究策略:經典通路聚焦于突變基因;腫瘤免疫著眼于雙抗和細胞治療;抗衰老研究旨在突破腫瘤發生發展。
任教授在報告中提到了珀金埃爾默在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建立的高通量藥物篩選整合平臺,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認為一個好的儀器公司不僅僅是做好了儀器的銷售,更像是科學家的合作伙伴和朋友,一起為基礎科研和藥物的研發做貢獻。而這也正是珀金埃爾默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劉疆表示:“珀金埃爾默將一如既往地重視生命科學及藥物研發領域,傾聽用戶的實際需求,提供解決實際痛點、不斷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讓更多用戶感受到珀金埃爾默生命科學產品線的先進技術和整體解決方案強強聯手所帶來的科研轉化魅力。同時,我們也將繼續以儀器應用為紐帶,為科學家們創造高水平的交流平臺,促進學科的發展。”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