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確使用氧化穩定性測定儀進行測試的一般步驟:
一、測試前準備
樣品準備
根據測試要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樣品。確保樣品的均勻性,對于固體樣品,可能需要進行粉碎、研磨等預處理;對于液體樣品,要保證其充分混合,無沉淀或雜質。
注意樣品的保存條件,避免在保存過程中發生氧化或其他變質反應,影響測試結果。例如,一些易氧化的樣品需要保存在低溫、避光的環境中。
儀器檢查與校準
檢查氧化穩定性測定儀的外觀,確保儀器沒有明顯的損壞,如電極連接完好、管路無泄漏等。
按照儀器的操作手冊進行校準。這可能包括溫度校準、壓力校準(如果有相關功能)和傳感器靈敏度校準等。例如,對于一些采用電化學傳感器的測定儀,需要使用標準溶液來校準傳感器的響應。
試劑與耗材準備
根據測試方法,準備好所需的試劑。這些試劑可能包括氧化劑、溶劑、緩沖溶液等。確保試劑的純度符合要求,并且妥善保存,避免試劑變質。
準備好合適的耗材,如樣品瓶、移液管、攪拌子等。樣品瓶要清潔干燥,移液管要準確校準,以保證取樣量的準確性。
二、測試過程
設置測試參數
根據樣品的性質和測試標準,在氧化穩定性測定儀上設置合適的測試參數。常見的參數包括測試溫度、測試時間、氧化劑濃度(如果適用)、攪拌速度等。
例如,對于潤滑油的氧化穩定性測試,可能會將測試溫度設置為一定值(如100℃),測試時間為若干小時(如24小時),氧化劑濃度為特定比例(如一定量的氧氣通入速率)。
樣品裝入與處理
將準備好的樣品按照規定的量裝入樣品池或反應容器中。注意不要超過容器的最大容量,并且要確保樣品完*浸沒在相關的傳感器或反應環境中。
如果需要對樣品進行預處理,如加熱、攪拌等,要按照設定的條件進行操作。例如,在一些測試中,需要在測試開始前先將樣品預熱到指*溫度,并保持一定的攪拌速度,使樣品內部達到均勻的溫度分布。
啟動測試
確認所有參數和樣品狀態無誤后,啟動測定儀。儀器將按照設定的程序開始對樣品進行測試。在測試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儀器的運行狀態,確保各項功能正常。
有些測定儀會實時顯示測試數據,如氧化還原電位(ORP)的變化、壓力變化(如果是通過壓力變化來衡量氧化穩定性)等。記錄下這些初始數據,以便后續分析。
數據記錄與監控
在測試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記錄測試數據。這可以通過儀器自帶的數據記錄功能完成,或者手動記錄關鍵數據點。記錄的數據應包括時間、測量的物理量(如ORP值、壓力、溫度等)。
同時,要注意監控儀器的工作狀態,如是否有異常的報警信號、溫度是否穩定在設定值附近等。如果出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停止測試,檢查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三、氧化穩定性測定儀測試結束后的操作
數據處理與分析
測試完成后,對記錄的數據進行處理。根據測試的目的和方法,計算氧化穩定性的相關指標。例如,對于通過測量氧化誘導期來確定氧化穩定性的方法,要準確找出氧化誘導期的起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從而計算出氧化誘導期的長度。
可以將數據繪制成圖表,如以時間為橫坐標,ORP值為縱坐標繪制曲線圖,直觀地分析樣品的氧化穩定性變化趨勢。通過對不同樣品或不同條件下的測試數據進行比較,評估氧化穩定性的差異。
儀器清洗與維護
清理使用過的樣品池、傳感器和其他與樣品接觸的部件。對于有殘留物的部件,可以使用適當的溶劑進行清洗。例如,對于油脂類樣品殘留,可以使用有機溶劑清洗。
按照儀器的維護手冊進行定期維護,如更換磨損的部件、校準傳感器、檢查電氣連接等。這可以保證儀器的性能穩定,延長其使用壽命。
結果報告與存檔
根據數據處理和分析的結果,撰寫詳細的測試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樣品信息、測試方法、測試參數、測試結果和結論等。測試報告可以用于質量控制、產品研發等多種用途。
將測試原始數據和報告進行存檔,以便日后查閱和追溯。存檔的數據可以存儲在電子介質(如硬盤、云存儲)或紙質檔案中,同時要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