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先進的高分辨率掃描探針顯微鏡技術,能夠在原子尺度上對材料的表面形貌、物理特性和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基本原理基于探針與樣品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當一個極細的探針(通常是由硅或硅氮化物制成,尖直徑僅為幾個納米)靠近樣品表面時,探針與樣品之間會產生范德瓦爾斯力、靜電力或其他相互作用力。AFM通過監測探針與樣品表面之間的力的變化,繪制出樣品表面的三維圖形。

多功能原子力顯微鏡的主要結構:
1.掃描探針:探針是AFM的核心組件,通常由超細的金屬或硅制成,其尖直徑接近原子尺度。
2.傳感器系統:用于檢測和記錄探針與樣品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通常由激光、光學束和反射鏡組成,將探針的位移轉化為電信號。
3.樣品臺:用于承載待測樣品。樣品臺通常可以移動,以便在不同區域進行掃描和分析。
4.控制系統:通過計算機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和顯現,包括圖像生成和各種參數調節。
5.環境控制系統:一些AFM配備有溫度控制、濕度控制或氣氛控制,以便在特定環境條件下進行研究。
技術特點:
1.高分辨率:AFM能夠達到納米級別的空間分辨率,能夠對材料表面的微觀結構進行觀察。
2.多功能性:除了表面形貌的成像能力,AFM還可結合多種力學、熱學和電學測量,進行深入的材料分析。
3.適應性強:AFM可以在氣相、液相等多種環境條件下進行檢測,適用于多種樣品。
4.無損檢測:其非接觸模式及敲打模式能夠在最小化樣品損傷的情況下進行觀察,特別適用于脆弱樣品的分析。
5.實時成像:可以快速獲取樣品表面的實時圖像,為研究提供便利。
多功能原子力顯微鏡的應用領域:
1.材料科學:用于研究材料表面的形貌、粗糙度、納米結構、薄膜特性及粘附性等,極大地推動了新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2.生物學:可用于觀察生物樣品(如細胞、蛋白質和DNA分子)在納米級別的特征,幫助科學家理解生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3.納米技術:在納米器件、納米結構的研究中,AFM能夠有效地分析納米材料的形態、尺寸及其物理性質。
4.半導體工業:在半導體制造和檢測中,AFM可用于分析晶圓表面的質量和缺陷,以評估出廠前的材料性能。
5.環境科學:可用于檢測和分析細顆粒污染物、氣溶膠的表面特性及其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