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S7212-1AB23-0XB8性能參數
閱讀:352 發布時間:2023-4-10
6ES7212-1AB23-0XB8性能參數
1、可編程序控制器
早期的PLC只能做些開關量的邏輯控制,因而叫PLC,但近年來,PLC采用微
處理器作為中央處理單元,不僅有邏輯控制功能,還有算術運算、模擬量處理甚至通信聯網功能,正確應稱為PC,但為了與個人計算機有所區別,仍稱其為PLC。
2、PLC的特點
1>、靈活、通用
控制功能改變,只要改變軟件及少量的線路即可實現。
2>、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① 硬件方面:采用微電子技術開關動作由無觸點的半導體電路及大規模集成電路完成,CPU與輸入輸出之間,采用光電隔離措施,隔離了它們之間電的聯系。
② 軟件方面:有自身的監控程序,對強干擾信號、欠電壓等外界環境定期檢查,有故障時,存現狀態到存儲器,并對其封閉以保護信息;監視定時器WTD,檢查程序循環狀態,超出循環時間時報警;對程序進行校驗,程序有錯誤進輸出報警信息并停止執行。
3>、使用簡單
采用自然語言——梯形圖語言編程方式,編程容易,更改方便。輸入輸出接口可以與各種開關、傳感器、繼電器、接觸器、電磁閥連接,接線簡單。
4>、功能強、體積小
縱向——PLC不僅可能完成各種條件控制,還能完成模/數、數/模轉換并進行數字運算,可以完成對模擬量的控制;橫向——可以控制一臺至幾臺設備,還可實現遠距離控制;重量輕,體積小,便于安裝。
3、PLC控制思路
以前面的星——角起動二次回路為例 。
按控制等效電路可分為三個部分:輸入部分、輸出部分及控制部分。
1>、輸入部分:
接收由各種主令電器發出的操作指令及由各種反映設備狀態信息的輸入元件傳來的各種狀態信息。PLC的一個輸入點單獨對應一個內部繼電器,當輸入點與輸入用的公用腳COM接通時,該輸入繼電器得電。
2>、輸出部分:
根據控制程序的執行結果直接驅動相應負載。在PLC內部設有輸出繼電器(可能是繼電器形式,也可能是晶體管形式),每個繼電器對應一個硬觸點,當程序執行結果讓輸出繼電器線圈通電時,該輸出繼電器的輸出觸點閉合,實現外部負載的控制運行。
3>、控制部分:
是由用戶自行編制的控制程序。它存放在PLC的用戶程序存儲器中,系統運行時,PLC依次讀取用戶程序存儲器中的程序內容,并對它們進行解釋并執行,執行結果送輸出端子,以使相應的外部負載得到控制。PLC的用戶程序采用梯形圖的編程方式,它由繼電器控制電路演變而來,所不同的是,它內部的繼電器并非實際的繼電器,而是“軟"繼電器,由軟繼電器組成的控制線路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物理連接,而只是邏輯關系上的連接(軟接線)。它的內部繼電器線圈用 表示,常開點用 來表示,常閉點用 來表示。
從PLC內部可區分為六個部分即:輸入、輸出、存儲器、CPU、電源及操作顯示部分。詳見P8~14頁
① 輸入部分:負責采集外部指令及設備狀態,以使CPU作出判斷。見P11頁圖1.6及1.7。
② 輸出部分:將CPU的運算結果向外部輸出,以完成過程動作。見P12頁圖1.8、1.9、及1.10
注:以上輸入輸出部分CPM1A產品均可擴展,最大可擴展到40點輸入輸出。
③存儲器:存儲用戶程序及信息。
④CPU:執行各種邏輯及運算程序。
⑤電源:向輸入輸出及CPU提供電源。
⑥操作顯示:向存儲器輸入用戶程序或更改用戶程序,顯示程序運行狀態。
從外型看見P31頁圖2.1,CPM1A主機與多數PLC主機一樣,有電源端子(交流供電型還設有供外部輸入設備用的服務電源)、功能接地端子(抗干擾、防電擊,務必接地)、保護接地端子(防觸電)、輸入輸出端子及其LED(當對應的輸入或輸出端子ON時,相應的輸入輸出LED燈亮,但當CPU異常、I/O總線發生異常時所有輸入LED滅;當內存異常及系統異常(FALS)發生時,所有輸入LED保持發生異常時的狀態,即使輸入狀態發生變化,輸入的LED狀態也不改變)、PLC狀態顯示LED(POWER電源、RUN 運行 監視/編程 停止、ERROR/ALARM亮故障/閃警告、COMM外設通訊亮)、模擬設定電位器及擴展連接器
使用方法:在梯形圖的最末一個分支點以后有兩個以上的與接點串接的輸出,或在一個與
接點串接的輸出后面,還有一個沒有通過接點的直接輸出時,在分支點上要使用TR暫存繼電器,只能用LD及OUT指令。
⑤ 保持繼電器HR00~19CH 256點
在電源切斷時或在編程設備向編程狀態轉換時,其仍保持原有的ON/OFF狀態使用方法與
內部輔助繼電器一樣。一般可用KEEP(FUN11)指令;也可用OUT 指令,但切記使用OUT指令時要有自保回路。
保持繼電器的復位信號要盡量使用常開點,否則可能在復電時復位該HR繼電器。
⑥鏈接繼電器LR00~15CH 256點
鏈接繼電器用于安裝了PC鏈接單元,與其它PC進行1:1鏈接數據交換(輸入輸出)。CPM1A可實現CPM1A族、及同CQM1、CPM1、C200HS作1:1連接,一方作主動方,另一方作從動方。在CPM1A中使用1:1上位鏈接功能時,能夠用外圍設備在主動局和從動局的系統設定區域(DM6650)中設定。
例:在主站CPM1A與從站CPM1A之間,互相將輸入000CH的狀態反映到對方的內部輔助繼電器200CH
⑥ 定時器/計數器(TIM/CNT)
定時器/計數器號,可以在定時(TIM)、計數(CNT)、高速計數(TIMH)、可逆計數(CNTR)
指令中使用,但這些指令不能使用相同的號數,例如:同一個程序中不可以同時有CNT010及TIM010,若重復使用時,程序檢查中,會有“線圈重復使用"的顯示,如執行程序,則會產生動作異常。
當使用互鎖IL(02)和解鎖ILC(03)指令時,若IL(02)至ILC(03)指令之間有定時器(包括高速定時器)或計數器時,定時器根據本指令前面的條件OFF時復位,而計數器保持原有的數據。
定時器/計數器的現在值,也可作為通道數據使用。
若使用中斷處理的定時器用高速定時器時,請TIM000~001。
⑦ 數據存儲器DM0000~1023(可讀/寫1024字) DM6144~6655(只讀 512字)共1536個通道,用于記憶一個字(16bit)為單位的數據,它只能以字為單位使用。它不是繼電器,因而不能做為繼電器線圈和接點使用,可作為數據的輸入輸出區使用;當電源切斷時,DM仍保持原有數據;可以間接使用(*DM),這時,DM的內容是要尋找的DM的地址。
數據存儲器分為可讀/寫DM及只讀DM,只讀DM可以用編程器寫入,但不能在程序中寫入。其中DM6600~6614僅在編程模式時設定,而DM6615~6655則可在編程模式及監控模式時設定。
在可讀寫DM區域內,DM1000~1021這22個通道由DM6655的00~03bit可主要用于存放故障履歷;在只讀DM區域中DM6600~6655為系統設定區,用來設定各種系統參數。
DM系統設定區的具體功能
通道號 | bit | 功 能 | 缺省值 | 定時讀出 | |||||
DM6600 | 00~07 | 電源ON時工作模式。00—編程,01—監控,02—運行 | 根據編程器的模式設定開關 | 電源ON時 | |||||
08~15 | 電源ON時工作模式設定。00—編程器的模式設定開關;01—電源斷之前的模式;02:用00~07 bit的模式 | ||||||||
DM6601 | 00~07 | 不可使用 | |||||||
08~11 | 電源ON時IOM(內繼)保持標志保持/非保持設定 | 0— 非保持 1— 保持 | 非保持 | ||||||
12~15 | 電源ON時S/R(特內繼)保持標志保持/非保持設定 | ||||||||
DM6602 | 00~03 | 0—用戶程序存儲器可寫;1—用戶程序存儲器不可寫(除DM6602) | 可寫(可修改) | ||||||
04~07 | 0—編程器的信息顯示用英文;1—編程器的信息顯示用日文 | 英文 | |||||||
08~15 | 不可使用 | ||||||||
DM6603~6614 | 不可使用 | ||||||||
DM6615~6616 | 不可使用 | 運行開始時 | |||||||
DM6617 | 00~07 | 外圍設備通信口服務時間的設定。對掃描周期而言,服務時間的比率可在00~99%之間(用BCD2桁) | 無效 | ||||||
08~15 | 外圍設備通信口服務時間設定的有效/無效。00:無效(固定為掃描周期的5%);01:有效(用00~07bit) | ||||||||
DM6618 | 00~07 | 掃描監視時間的設定。設定值00~99(BCD),單位用08~15位設定(設定為01~03時有效) | 120 ms固定 | ||||||
08~15 | 掃描監視有效/無效設定。 00:無效(固定120ms);01:單位時間10 ms、有效;02:單位時間100 ms、有效;03:單位時間1s、有效。監視時間=設定值X單位時間(最大99s) | ||||||||
DM6619 | 掃描周期可變/固定的設定。0000—掃描周期可變設定;0001~9999:掃描周期為固定時間(單位:ms) | 掃描時間可變 | |||||||
DM6620 | 00~03 | 00000~00002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0:初始值(8ms) 1:1 ms 2:2 ms 3:4 ms 4:8 ms 5:16 ms 6:32 ms 7:64 ms 8:128 ms | ||||||
04~07 | 00003~00004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08~11 | 00005~00006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0:初始值8 ms | |||||||
12~15 | 00007~00008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DM6621 | 00~07 | 001CH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08~15 | 002CH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DM6622 | 00~07 | 003CH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08~15 | 004CH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DM6623 | 00~07 | 005CH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08~15 | 006CH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DM6624 | 00~07 | 007CH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08~15 | 008CH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DM6625 | 00~07 | 009CH的輸入時間常數設定 | |||||||
08~15 | 不可使用 | ||||||||
DM6626~6627 | 不可使用 | ||||||||
DM6628 | 00~03 | 輸入號00003的中斷輸入設定 | 0:通常輸入 1:中斷輸入 2:快速脈沖輸入 | 通常輸入 | |||||
04~07 | 輸入號00004的中斷輸入設定 | ||||||||
08~11 | 輸入號00005的中斷輸入設定 | ||||||||
12~15 | 輸入號00006的中斷輸入設定 | ||||||||
DM6629~6641 | 不可使用 | 不使用高速計數器 | |||||||
DM6642 | 00~03 | 高速計數器計數模式設定。4:加算模式;0:加減算模式 | |||||||
04~07 | 高速計數器的復位方式設定。0:Z相信號+軟復位;1:軟復位 | ||||||||
08~15 | 高速計數器使用設定。00——不使用;01:使用 | ||||||||
DM6643~6644 | 不可使用 | ||||||||
DM6645~6649 | 不可使用 | 電源ON時常讀出 | |||||||
DM6650 | 00~07 | 上位鏈接單元 | 外圍設備通信口通信條件標準格式設定。 00:標準設定(即:啟動位1位;字長7位; 偶校驗;停止位2位;波特率9600bps) 01:個別設定(由DM6651設定) 其它:系統設定異常(AR1302為ON) | 外圍設備通信口設定為上位鏈接 | |||||
08~11 | 1:1鏈接 (主動局) | 外圍設備通信口1:1鏈接區域設定 0:LR00~15CH | |||||||
12~15 | 全模式 | 外圍設備通信口使用模式設定。 0— 上位鏈接;2—1:1鏈接從動局 2— 1:1鏈接主動局;4:NT鏈接 其它:系統設定異常(AR1302為ON) | |||||||
DM6651 | 00~07 | 上位鏈接 | 外圍設備通信口波特率設定。00:1200 01:2400 02:4800 03:9600 04:19200 | ||||||
08~15 | 上位鏈接 | 外圍設備通信口的幀格式設定 啟動位 字長 停止位 奇偶校驗 00: 1 7 1 偶校驗 01: 1 7 1 奇校驗 02: 1 7 1 無校驗 03: 1 7 2 偶校驗 04: 1 7 2 奇校驗 05: 1 7 2 無校驗 06: 1 8 1 偶校驗 07: 1 8 1 奇校驗 08: 1 8 1 無校驗 09: 1 8 2 偶校驗 10: 1 8 2 奇校驗 11: 1 8 2 無校驗 其它:系統設定異常(AR1302為ON) | |||||||
DM6652 | 00~15 | 上位鏈接 | 外圍設備通信的發送延時設定。 設定值:0000~9999(BCD碼)單位10ms 其它:系統設定異常(AR1302為ON) | ||||||
DM6653 | 00~07 | 上位鏈接 | 外圍設備通信的上位bbbb模式的機號設定。 設定值:00~31(BCD碼) 其它:系統設定異常(AR1302為ON) | ||||||
08~15 | 不可使用 | ||||||||
DM6654 | 00~15 | 不可使用 | |||||||
DM6655 | 00~03 | 故障履歷存入法的設定(存入故障履歷區域DM1000~1021) 0:超過10個記錄,則移位存入 1:存到10個記錄為止(不移位) 其它:不存入 | 移位方式 | ||||||
04~07 | 不可使用 | ||||||||
08~11 | 掃描周期超出檢測。0——檢測; 1——不檢測 | 檢測 | |||||||
12~15 | 不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