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1304型 氣溶膠發生器(檢測類)背景介紹
隨著近年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無論是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方案還是普通民眾的關注度,都將公共生物安全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生物安全法》的頒布和實施,也提出了建立生物安全防控預警機制的要求。隨著疫情的爆發,為有效應對這類公共衛生事件的突發,逐漸增強了對空氣微生物的認識,也促使對于相關檢測儀器設備有了更高的要求。青島眾瑞在公共場所微生物采樣方面深耕多年,有完善的采樣解決方案,并根據目前行業的發展和快速應急響應的需求,布局微生物快速檢測的解決方案,為國內公共場所生物安全防護檢測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ZR-1304型 氣溶膠發生器(檢測類)是利用Laskin噴嘴產生PAO等油性氣溶膠的儀器,可輸出氣溶膠濃度范圍為0~200μg/L,氣溶膠濃度范圍既可通過手動調節也可通過配套儀器自動控制,氣溶膠性能指標符合相關國家標準,適用于醫療器械檢驗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藥企業、高效過濾器等對潔凈室及高效過濾器的檢漏。


技術特點
采用LCD段碼液晶屏,可方便實時觀察氣路壓力;
內置無刷隔膜泵,無碳粉、無污染,氣路潔凈;
*的氣路設計,氣溶膠濃度輸出穩定,粒子粒徑輸出均衡;
噴霧濃度可通過配套測試儀自動控制,也可通過手動調節,實用性強,適用于實驗室及現場測試;
能使用多種介質產生氣溶膠,如PAO等;
氣溶膠介質可通過注液口添加,方便快捷。
工作過程分為噴霧、慣性分離和干燥3個階段:
1、)噴霧:打開噴霧氣路,壓縮空氣進入科里斯通噴嘴,溶液被吸入噴霧嘴空腔,并以*的速度通過水平節流孔形成霧滴。
2、慣性分離:來自噴霧室的霧滴在分離器內被強制通過一節流孔,氣流速度迅速增加,大液滴因慣性大不易改變方向,大部分撞入節流孔對面的分離管內,小液滴因慣性小隨氣流繞過分離管,從而將大小液滴分離。0132μm檔設置兩級分離器,0198μm檔和218μm檔設置一級分離器。
3、)干燥過程:經過選擇的液滴群同載帶空氣一起進入干燥管,與干空氣混合后被脫水干燥。
使用流程:
1.旋開位于機箱頂部上面的蓋子,向蓄液裝置中注入液體氣溶膠直到標尺顯示液體已達到四分三時為止。
2.用標準的直徑為1/4的塑料管從位于機箱前面的裝置連接到壓力調節器,壓力調節器是壓縮惰性氣體的地方。
3.插上電源線,打開電源開關。(如果你想要調整操作電壓請看附錄1)
4.調整壓力調節器使提供50psig的壓力,并且一直維持此壓力。
5.當溫度控制器到達操作點時(大約20分鐘),儀器準備產生氣溶膠。
6.在調節測量閥門以前打開儀器前面的氣溶膠開關,調節閥門用于調節氣溶膠濃度。逆時針轉動閥門將增大濃度,順時針轉動閥門將降低濃度。當*次使用該儀器時,閥門應該*逆時針轉動,然后回到所希望的輸出值。
7.當測試完成時,關閉測量閥門。關閉閥門時要順時針轉動,直到不能在轉動時為止。這樣將凈化加熱部件的內部使它保持清潔。
8.關閉測量閥門以后大約等待30秒鐘,然后將儀器中的氣溶膠倒出(一定要將氣溶膠從儀器中倒出)。
9.關閉氣溶膠和電源開關。
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必須放置在牢固,穩定且水平的表面上,否則會引起熱的氣霧劑液體濺出,燃燒甚至起火;
2、使用時要小心,一般使用漏斗防止氣霧劑液體飛濺。如果有液體濺出,請立即進行清理。發電機工作時,請勿移動;
3、請勿將剩余的東西帶入內部。對于燃油發生器,運輸發電機時必須將機器中的機油消耗掉;
4、請勿使用任何氧化性或氣體,也不要使用任何惰性氣體,例如氮氣,二氧化碳,氬氣等其他氣體。確保儲氣罐與發電機之間的連接安全。
5、氣霧劑輸出管的出口溫度很高,不應與可燃物質接觸。如果接觸到它,可能會導致嚴重灼傷。關閉發電機。然后等到液體冷卻到室溫后再倒出。 什么是微生物氣溶膠?
微生物氣溶膠是指在1~100微米粒徑范圍內,其中包含細菌、古真菌、真菌孢子、花粉、病毒、活性生物分泌的有機物質以及植物或動物碎片和碎屑的顆粒物,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生物所形成的膠體體系。
微生物氣溶膠是如何形成的?
呼吸活動導致含微生物氣溶膠的產生。當病人在進行呼吸、說話、唱歌、咳嗽、打噴嚏等呼吸活動時,會產生攜帶病原體的飛沫,由于人員的個體差異,在進行不同呼吸活動時呼氣流速各不相同,所產生的飛沫數量和粒徑分布也不同。
飛沫主要受到重力和空氣的拉拽力作用,大粒徑的飛沫(>100微米)在重力作用下會在數秒內下沉到地面,100微米以下的飛沫在數秒內會蒸發干。由于飛沫中通常含有溶質(如氯化鈉),飛沫蒸發干后會形成飛沫核.飛沫核的粒徑通常小于5微米,飛沫核存在空氣中,與空氣的成分和大氣水分混合,形成氣溶膠,然后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進行遠距離傳播。
氣溶膠傳播對我們的威脅是不是很大?
要重視,但不必恐慌。氣溶膠雖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而且我們還有措施預防。一般的醫用口罩可阻擋大部分氣溶膠顆粒。
由于一般氣溶膠顆粒比較大,通常大于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Z多,一般的醫用口罩就可以阻擋。特別小的氣溶膠微粒(半徑小于0.1微米),重量輕,主要分布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面),它們會隨風飄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面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
對于非醫務人員的普通人,在實際生活中,只有達到*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而通過氣溶膠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這樣的病毒量,引發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氣溶膠存在于空氣里還能開窗通風嗎?
對于一般小區的居民,能開窗通風。要減少懸浮的氣溶膠的影響,適當的通風措施是必要的。例如在建設醫療設施時,往往采用上進下出方式,替換房間內的污染空氣。但需要注意,氣溶膠是有可能隨空氣流動的,由于氣流方向不當,可導致污染氣溶膠流向干凈的區域。
如果有居家隔離者,必須單間隔離,或處在全屋出風的位置,公共區域或其它房間自然通風時必須關閉患者所在屋子門窗。同時注意不要用風扇等高流速設備通風,以免引起湍流,讓本已沉降的微粒重新懸浮。
如果在不通風的環境怎么預防?
不通風的環境中,包含病毒的氣溶膠會在空氣中停留很久。比如,患者乘坐電梯后,電梯中就會氣溶膠,而由于空氣流通較差,如果健康的人隨后進入電梯,傳染風險會增加。所以,進入電梯的人都建議佩戴口罩,不能因為電梯里面只有一個人就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