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認針焰試驗儀的試驗火焰
針焰試驗儀依據標準GB5169.5-2020《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性試驗第五部分:試驗火焰 針焰試驗方法裝置、確認試驗方法和導則》模擬電子產品及零件在故障或過載條件下,可能達到過熱而產生的小火焰,真實地在現實存在的情況,從而用模擬技術評定產品的著火危險性,是測試電子產品及材料是否耐燃的試驗裝置。
GB5169.5-2020測試標準于2020年11月19日發布并在2021年6月1日正式實施,與2008年發布的測試標準相比,新標準在08版的基礎上給出了明確的術語和定義【燃燒性、無通風環境、著火(通常)、著火(受控的)、火災(非受控的)、著火風險、火焰、灼熱、灼熱燃燒、起燃、包裝絹紙】、補充了對試驗火焰的要求、增加了安裝控制閥的要求,用于控制氣體流量、補充說明了試驗火焰在試驗過程中的具體規定。
試驗目的
針試驗的目的是用于確定在規定條件下試驗火焰不會使部件起燃,或試驗火焰引燃可燃部件,但是部件的燃燒持續時間或燃燒長度是有限的,并且火焰或從試樣上滴落的是燃燒或灼熱顆粒不會使燃燒蔓延。 施于試樣的試驗火焰,模擬了在實際中可能從試樣附近的組件產生的火焰,例如,由于電氣故障而產生的火焰。
參數說明
控制方式:PLC編程+觸摸屏控制
儀表按鈕:進口儀表
顯示方式:真彩色液晶顯示(標配7寸威綸16:9觸摸屏)
數據輸出:測試結束時,生成測試報告測試報告打印
施燃氣體:95% 丁烷氣 ( 基準氣 ) ,也可使用丙烷氣 (用丙烷和丁烷作為燃氣的驗證性試驗結果比較可參見表1)
燃氣焰溫梯度:100℃ ± 2℃ ~ 700℃ ± 3℃ ( 室溫~ 999℃ ) , 23.5s±1.0s(1s ~ 999.9s)
氣體流量控制閥:調節氣體流量,以確保火焰的總高度的偏差在規定的公差之內
火焰高度:12mm ± 1mm ( 可調節 )
燃燒器角度:可垂直 ( 調節和測量火焰高度時 ) 和傾斜 45°( 試驗時 )
針狀燃燒器:不銹鋼,內孔 Φ 0.5mm ± 0.1mm ,外徑 ≤Φ 0.9mm ,長 ≥ 35mm
標準鋪墊層:尺寸為210mm*297mm,克重為12g/m2~30g/m2的柔軟而強韌的輕質包裝紙
試樣對位:可由軟件控制,快速或微調對位
試驗空間:≥ 0.5m,背景黑色
溫度傳感器:K 型Φ 0.5mm 絕緣式鎧裝電偶,鎧裝套耐熱 1100℃
外形尺寸:寬 1120mm × 深 520mm × 高 1250mm ,排氣孔Φ 100mm ;
試驗電源:220V 0.5kVA
實驗步驟
1)針焰試驗一般在3個試樣上進行(另有規定的除外)。
2)試驗樣品應安在放在正常使用時最易起燃的位置,固定試驗樣品時不應影響試驗火焰的施加或火焰蔓延。試驗火焰施加在試樣最容易受到火焰影響的表面部位。將火焰jian端與試樣表面接觸,調節火焰高度到12mm±1mm,火焰溫度從100℃±2℃升到700℃±3℃的時間為23.5s±1.0s。
3)在試驗期間,試驗樣品因為起燃會產生熔化物,經常會滴入進燃燒管,從而會堵塞供氣通道,最終影響試驗結果,為避免此種情況發生,新版標準中規定了燃燒器可以傾斜45°角,同時燃燒器頂端中心與試樣剩余部分底部之間保持8mm±1mm或側面保持5mm±1mm的距離,詳見圖1和圖2。
4)將厚約10mm平滑的木板上緊裹一層絹紙,并放置在施加針焰的試驗樣品下面200mm±5mm處。
5)火焰溫度達到后,啟動試驗開關進行試驗,對試驗樣品、周圍零部件和鋪底層進行觀察,并記錄試驗火焰移開瞬間到火焰*熄滅以及試驗樣品、規定鋪底層或附近零部件看不到灼熱現旬的燃燒持續時間(tb)。
圖1 銅塊示意圖
圖2 試驗裝置
試驗火焰確認
如圖3為調節火焰高度和燃燒器與銅塊之間距離的實用量規示例。固定裝置既不能固定在燃燒管出火末端,也不能影響燃燒器端部火焰。
1、 在空氣不流通的環境下采用圖2確認試驗裝置,并確保連接部分無氣體泄露
2、 將燃燒器暫時從銅塊處移開,以確保在初始調節氣體流量時銅塊不受火焰的影響
3、 將燃燒器的軸線置于垂直位置,點燃氣體和調節氣體流量,在柔和的光線下對著暗背景觀察使火焰高達達到12mm±1mm且火焰是對稱的(更多詳情可參照標準)
火焰高度和燃燒銅塊之間距離的量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