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要高于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
閱讀:754 發布時間:2022-6-13
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利用電子成像,類似于光學顯微鏡使用可見光成像。由于電子的波長遠小于光的波長,所以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要高于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它是用細聚焦的電子束轟擊樣品表面,通過電子與樣品相互作用產生的二次電子、背散射電子等對樣品表面或斷口形貌進行觀察和分析。SEM已廣泛應用于材料、冶金、礦物、生物學領域。
通常人眼能夠分辨的最小距離為0.2MM,為了觀察分析更微小的細節,人們發明了各種觀察儀器。首先出現的是光學顯微鏡,它利用可見光作為照明束照射樣品,再將照明束與樣品的作用結果由成像放大系統處理,構成適合人眼觀察的放大像。一般而言光學顯微鏡能分辨的最小距離約為200um,是人眼的一千倍。
為突破光學顯微鏡的分辨極限,人們想到用電子束做照明束,并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制造出了第一臺掃描電子顯微鏡。它的分辨率已經達到了原子水平(≈0.1um),比光學顯微鏡提高了近兩千倍。
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檢測范圍:
1、金屬、陶瓷、高分子、礦物、半導體、紙張、化工產品的顯微形貌觀察及材料的晶體結構、相組織分析;
2、各種材料微區化學成分的定性定量檢測;
3、粉末、微粒、納米樣品形態觀察和粒度測定;
4、機械零件與工業產品的失效分析;
5、鍍層厚度、成分與質量測定;
6、生物、醫學和農業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