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出十條科技惠企政策 儀器儀表行業動力激蕩
如今科技競爭、技術競爭擺在綜合競爭的中心位置。社會發展引擎已經開始轉向以科技知識為表征的創新驅動對技術企業來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活水源頭,沒有創新難尋發展。
當前,我國技術企業市場具有一定的技術競爭優勢。據OECD 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研發強度從2.1%增長至2.2%;《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突破2.4萬億元,達到24393.1億元。
但目前,我國創新優勢驅動力仍較弱,市場占額和品牌效應存在被*企業擠占和削弱的危險。以儀器儀表行業為例,作為將技術創新作為內生動力的行業,其研發方法、研發技術以及部件投資成本較大;對于儀器核心軟硬件開發,國內普遍準備不足。以質譜儀為例,2020年我國進口依賴度74%;截至2021年7月我國質譜儀進口金額為8.83億美元,同比增長22.31%??偟膩砜?,國內儀器企業規模小、基礎薄。在技術創新方面,國產儀器還正在活動筋骨,想要在短期內追趕外企,挑戰巨大。
國產儀器儀表如何打入研發“頭部"圈層?除了企業加大創新研發力度,還要看到,企業形單影只,僅靠自身難以向技術型過渡和靠攏。國產儀器生產商想要破局,還需政府支持和引導。
近日,浙江省科技廳印發《科技惠企政策十條》,明確指明從兩個方面發力,一是政府將加大技術企業研發支持力,降低企業的創新成本,落實技術企業的減稅政策;二是鼓勵創新要素向企業靠攏并形成聚集效應,激發企業創新動力。
具體來看,《科技惠企政策十條》包含3條國家稅收減免政策。此前,該政策成效顯著。據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浙江省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所得稅452億元,優良企業所得稅優惠247億元,技術轉讓減免所得稅17億元。
《科技惠企政策十條》還提到,浙江將對省技術創新中心每家技術企業首年給予5000萬元的補助,第二年起按照績效、規模等指標核定補助經費。這一措施將形成以企業牽頭、高校創新資源補給的技術產業鏈,多元化創建省技術創新中心。
對于企業研發國際化,《科技惠企政策十條》主要包括兩種鼓勵方式:通過自建或并購在海外設立研發機構,研發投入總金額高于1000萬元人民幣的,政府將按研發投入的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依托企業建設的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國際聯合實驗室,給予績效考核優秀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惠企政策十條》還特別關注了高精尖人才培養。創新的根本是人才競爭。浙江將對省型創新團隊給予一次性500萬元的獎勵,對于重點支持領域的特別優秀的基礎研究團隊給予一次性1000萬元的獎勵,所在地政府要同比例支持。其中,對省型創業團隊,政府主要通過產業基金、創新基金等方式鼓勵。該項措施積極支持企業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加速集聚“高精尖"人才。良好的人才補給措施也為技術企業提供活水源頭。
技術企業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此前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及獎勵為技術企業創新注入強勁動力,引導中小技術企業進入重大科研項目,形成“以小撐大"的研發局面。中央財政提供100億元獎補資金,分3批支持100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鼓勵加大創新投入,加快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趶娏χС?,2020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超五成企業年研發投入超1000萬元,超七成深耕行業10年以上,成為重要技術支撐。
總的來說,政府加強創新引導力,降低技術企業稅收,增加補助力度和金額,這系列“支持"將成為儀器儀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