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監利縣油菜種植項目方案
湖北省監利縣油菜種植項目方案
一、項目建設背景
監利縣是農業部2002年關于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中明確的長江中下游較好的油菜生產帶,全縣現有耕地面積205.77萬畝,其中水田160.86萬畝,旱地44.91萬畝。全縣年栽種油菜面積在100萬畝左右,旱地栽種以移栽模式為主,水田栽種以直播(撒播)為主,全縣油菜籽產量在15萬噸左右。其中,旱地栽種可以較好的節約油菜種子,因而,在旱地栽種模式下推廣"雙低"優良油菜品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水田栽種所需種子量是旱地栽種所需種子量的2——4倍,因而大多數農民為了節約成本,在水田栽種油菜時皆選用常規油菜品種,但由于常規油菜品種生產產量低、菜籽出油率低、成品油中芥酸含量高、菜籽粕中硫甙含量高,造成種植常規油菜的經濟效益不高,影響了油菜種植農戶的積ji性 ,從而造成一些農民寧愿將甲地荒置,也不愿意種植油菜籽。
二、項目建設目的
1、建立油菜基地是實行振興監利油脂,推進油菜產業發展的具體行動。
2、鑒于近年來大量農村年輕勞動力進城打工,越來越多的農戶改變了原先水稻的種植模式(由種植雙季稻變為種植一季中稻),而在水田移栽油菜又缺乏勞動力,因此水田種植油菜一直采取種植常規品 種,靠天定產量的做法。
三、項目建設地點、內容
1、選址∶擬定建立"雙低"油菜優良品種種植基地4萬畝,毛市鎮、紅城鄉、程集鎮、尺八鎮各1萬畝。
2、選種、育苗及栽培、保障措施及管理、油菜籽收購。
四、項目建設技術措施
1、土壤選擇
吉林賽亞斯實時在線土壤墑情監測儀(也稱土壤墑情監測站)是水循環規律研究、農牧業灌溉、水資源合理利用及抗旱救災基本信息收集的基礎工作。土壤墑情信息主要監測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溫度,為灌區信息化系統提供決策依據。
系統功能包括
實時監測
支持土壤濕度、溫度、設備運行狀態等實時數據監測
數據存儲
土壤墑情數據本地存儲,掉電保護
遠程設置
支持遠程修改設備管理參數、上報間隔自動校時、升級設備程序等
數據傳輸
GPRS/CDMA/3G/4G.北斗短報文,光纖
2、田間管理
環境監測系統以及傳感終端,性能優良性價比很高 。能實時監測空氣溫濕度、光照、降雨量、風速、風向、大氣壓力、PM2.5、噪聲、氣體濃度等各種數據,且支持定制監測 的要素。并通過設定相關報警閾值,實現即時報警,準確控制種植環境指標。
系統功能包括
全要素采集
24小時現場監測風速、風向、雨量、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強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大氣壓力等氣象要素。
靈活供電
市電/太陽能/蓄電池/多電源供電系統可選
防雷抗干擾
高密度耐腐蝕的不銹鋼結構,及完善的防雷擊、抗干擾等保護措施,保障在各種惡劣環境中正常運行,低功耗、高穩定性,高,靈敏度可無人值守。
遠程監控
采集的監控的數據自動上傳到云平臺,用戶在電腦或者手機端即可查看。可帶攝像頭,可遠程視頻監控。
3、適時播種
一是播期選擇。適時播種,要從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品種類別,栽培制度,栽培目的等不同因素來決定。
二是播種方法。纖維用栽培一般采用條播,條播深度一致,蓋土均勻,出苗整齊,通風透光,便于管理,成熟一致。
三是播種量和播種密度。
4、保障措施
吉林賽亞斯自動蟲情測報燈是植物保護提升工程儀器清單中的儀器,它可大大提高蟲情信息采集效率和準確性。
遠程智能孢子捕捉系統采用10.4寸工業彩色觸摸屏,界面美觀,數據查詢清晰,專業百倍光學放大顯微鏡,可定時清晰拍攝孢子圖片,遠程上傳至系統平臺,便于實時查看田間孢子情況,實現無人值守自動監測孢子情況;可遠程控制系統自動更換載玻片,無需親自到田間,省時省力;防雨百葉,有效防止雨水進入儀器。可實現農業病菌孢子濃度測試數字化,是監測通過互聯網及時了解病害的發生、發展情況以及病害分布區域,及時預防農業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如需更多建設方案內容,可以聯系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