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脂滴點測定意義及方法
潤滑脂滴點測定意義及方法
滴點在使用上的意義:
(1)滴點可以確定潤滑脂使用時允許的高溫度。一般來講,潤滑脂應在低于滴點20-30℃溫度下工作。
(2)根據測定的滴點再配合外觀指標鑒別,大致可以判斷潤滑脂的品種。如鈣基潤滑脂的滴點大約為70-100℃;鈣鈉基潤滑脂的滴點大約為120-150℃;鈉基潤滑脂的滴點大約為130-160℃;滴點高于200℃,大多為合成潤滑脂。
化學性質
潤滑脂在規定條件下加熱,達到一定的流動性的溫度,稱為滴點,用攝氏度表示。
潤滑脂的滴點只是有條件地表征潤滑脂的熔點,因此沒有物理意義,對于滴點在100℃以下的潤滑脂,都規定它們能夠工作的溫度上限要比滴點低15-20℃。但是,由于出現了滴點比100℃高得多的潤滑脂,例如:鋰基潤滑脂(170-200℃),復合鈣基潤滑脂(230-260℃),復合鋰基潤滑脂(大于260℃)和復合鋁基潤滑脂(250-260℃)等,這個指標已經失去它的實際意義。
例如,鋰基潤滑脂能夠工作的溫度上限為110-130℃,復合鈣基潤滑脂能夠工作的溫度上限為150-160℃。
有時可以按滴點來粗略判斷潤滑脂稠化劑的類型,如鈣基脂的滴點為70-90℃,鋰基脂的滴點160-200℃,復合皂基脂的滴點230-260℃或大于260℃等。但zui重要的還是根據滴點估計潤滑脂可能使用的zui高溫度。如果潤滑脂的滴點接近或低于潤滑部位的溫度,潤滑脂就會從潤滑部位熔化而流失。
潤滑脂的滴點,雖然沒有確切的物理意義,但研究潤滑脂時,往往希望能獲得高滴點,因為滴點高意味著應用范圍寬。高溫潤滑脂的首要指標就是滴點,如果沒有高滴點就不具備高溫潤滑脂的條件。當然,性能良好的高溫潤滑脂,除了滴點高之外,還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和低的蒸發損失等。
潤滑脂滴點的測定方法
潤滑脂和固體烴滴點測定法SH/T 0115-92、潤滑脂滴點測定法GB/T4929-85和潤滑脂寬溫度范圍滴點測定法GB/T 3498-83。前兩種方法只能測定250℃以下的滴點,而后者可測定高達330℃的各種類型潤滑脂的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