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壓風機的概述
閱讀:483 發布時間:2021-6-2
中壓風機的概述
1862年,英國的圭貝爾發明離心風機,其葉輪、機殼為同心圓型,機殼用磚制,木制葉輪采用后向直葉片,效率僅為40%左右,主要用于礦山通風。1880年,人們設計出用于礦井排送風的蝸形機殼,和后向彎曲葉片的離心風機,結構已比較完善了。1892年法國研制成橫流風機;1898年,愛爾蘭人設計出前向葉片的西羅柯式離心風機,并為各國所廣泛采用;19世紀,軸流風機已應用于礦井通風和冶金工業的鼓風,但其壓力僅為100~300帕,效率僅為15~25%,直到二十世紀40年代以后才得到較快的發展。1935年,德國首先采用軸流等壓風機為鍋爐通風和引風;1948年,丹麥制成運行中動葉可調的軸流風機;旋軸流風機、子午加速軸流風機、斜流風機和橫流風機也都獲得了發展。
根據國家標準《GBT 19075-2003工業通風機詞匯及種類定義》,中壓風機定義為:壓比大于1.02而小于1.1,參考馬赫數(聲速為1)小于0.15,對應壓升為2kPa至10kPa的風機。
中壓風機的工作原理
常見中壓風機為離心風機,的葉輪外覆有機械外殼,葉輪的中心為進氣口。中壓風機工作時,動力設備運轉驅動葉輪旋轉,將空氣從進氣口吸入。離心風機的葉片轉動過程中對氣體施加動力作用,提高氣體的壓力和速度,氣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沿葉道從排氣口排出。
中壓風機在工作過程中,雖然葉輪的旋轉對氣體的壓力和速度有所提升,但氣體的各種變化量較小,因此在離心風機的設計和使用過程中,通常是氣體當作不可壓縮的流體來處理。中壓風機的氣體處理過程都是在同一徑向平面內完成的,因此中壓風機也叫做徑流離心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