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領域 | 醫療衛生,環保,化工,地礦,紡織/印染 |
---|
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污染物濃度檢測主要依靠相應的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進行檢測,例如氨氮可以通過氨氮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檢測濃度,常見的的技術原理有: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水楊酸分光光度法、氨氣敏電極法。各類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可以實現水質的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是企業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儀器,在環保部門的環境監測以及對排污單位的監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250YWPB600-9-30液下泵原理 YW無堵塞排污泵 液下泵安裝 適用于化工、石油、制藥、采礦、造紙工業、水泥廠、煉鋼廠、電廠、煤加工工業,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水系統、市政工程、建筑工地等行業輸送帶顆粒的污水、污物,也可用于抽送清水及帶腐蝕性介質
常用型號有:YW25-8-22-1.1、YW32-12-15-1.1、YW50-10-10-0.75、YW50-15-25-2.2、YW50-20-15-1.5、YW50-20-40-7.5、YW65-37-13-3、YW80-40-7-2.2、YW80-40-15-4、YW100-80-10-4、YW80-65-25-7.5、YW100-100-15-7.5、YW150-145-9-7.5、YW150-180-20-18.5、YW150-180-30-30等系列,歡迎咨詢選購
250YWPB600-9-30液下泵原理 YW無堵塞排污泵 為立式液下式結構,工作時泵體浸在水中,液下深度可達0.5~5m,并采用*的單葉片或雙葉片葉輪結構,能有效通過泵口徑5倍的纖維物質及直徑為口徑50%的固體顆粒。產品執行JB/T6525-92《離心式污水泵的技術條件》標準。
250YWPB600-9-30液下泵原理 YW無堵塞排污泵 型號意義
例如:40YWP15-30-2.2
40-口徑(mm)
YW-液下式排污泵
P-不銹鋼材質,未標表示普通鑄鐵材質
15-流量(m3/h)
30-揚程(m)
2.2-配用電機功率(kw)
250YWPB600-9-30液下泵原理 YW無堵塞排污泵 是我們哈泉泵閥結合國內外新技術的基礎上,液下泵的使用特點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液下排污泵產品,具有節能*、防纏繞、無堵塞等特點,在排送固體顆粒和長纖維垃圾方面具有獨*果。
哈泉泵閥YW防爆液下式無堵塞排污泵水力性能*、成熟,產品經測試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有關標準規定,產品投放市場后以其*的功效,可靠的性能,穩定的質量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和好評。
250YWPB600-9-30液下泵原理 YW無堵塞排污泵 工作條件
流量:2~850m3/h
揚程范圍:3~45m
額定轉速n:1450~2900r/min
介質溫度:-15℃~+60℃
介質密度:≤1.3×103kg/m3
介質PH值:5~9
系統醉高工作壓力:≤0.6Mpa
250YWPB600-9-30液下泵原理 YW無堵塞排污泵 結構圖
備注:1.電機2.聯軸器3電機支架4.出水管5,主軸6機械密封7泵體8葉輪
250YWPB600-9-30液下泵原理 YW無堵塞排污泵 維護保養
1.每次使用特別是用于較稠較粘的漿液后.應將水泵放在消水中運轉數分鐘.防止泵內留下沉積物.保證水泵的淸潔。
2.水泵應有專人管理與使用.并定期檢査水泵的電路和水泵工作是否正常。
3.在常規狀態下.YW液下泵型號丨原理丨廠家泵每使用300-500小時后應加注或更換油室中機油(10-30#機油).使機械密封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提高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
4.葉輪和泵體之間的密封環具有密封功能.如密封環損壞將直接影響泵的性能.必要時應更換。
250YWPB600-9-30液下泵原理 YW無堵塞排污泵 特點
1、YW液下泵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移動方便,安裝簡單等特點。
2、YW液下泵設計合理,配套電機合理,效率高,節能*。
3、YW液下泵采用*的單葉片或雙葉片葉輪結構,大大提高了污物通過能力,能有效的通過泵口徑的5倍纖維物質與直徑為泵口徑約為50%的固體顆粒。
4、液下排污泵機械密封采用雙道串聯密封,材質為硬質耐磨碳化鎢,具有耐用、耐磨等特點,可以使泵安全連續運行8000小時以上。
5、液下排污泵可根據用戶需要配備液位自動控制柜,根據所虛液位變化,自動控制泵的啟動與停止,不需專人看管,使用極為方便。
6、液下排污泵為立式結構,工作時泵體浸在液體中因而容易啟動,不存在排氣抽空問題,同時具有無泄露等特點,液下深度可達0.5-7米。
7、液下排污泵接軸結構*可靠,泵與電機采用聯軸器聯接,泵軸尺寸精密,保證了泵平穩運行,留有足夠的安全系數。
8、液下排污泵在使用揚程范圍內保證電機運行不過載。
9、液下排污泵有單管安裝和雙管安裝兩種,支撐件有圓盤和放盤安裝。
250YWPB600-9-30液下泵原理 YW無堵塞排污泵
環境治理工作不僅要治理已有的污染,更需要控制污染源,減少污染排放,限制新污染的產生。而控制污染排放,從源頭上治理污染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各類污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地區分布情況,了解污染物的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為此,我國于2007年制訂了《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并決定每10年進行1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全國污染源普查的范圍包括: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和其他產生、排放污染物的設施。既需要調查污染源產生污染的種類、數量,也需要核查排物單位對污染的處理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在普查過程中,環境監測儀器是*的工具。
以工業污染源中的廢水調查為例污染源普查工作需要調查廢水的排放量以及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汞、鎘、鉛、砷、總鉻(或六價鉻)、青化物等,然后根據實際監測得到的產生和排放的廢水量和各類污染物濃度核算污染物的產生量和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