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柜(培養恒溫箱)溫度5-80℃
保溫柜(培養恒溫箱)溫度5-80℃用途:2014年6月1號正式施行編號為GB 50333-2013《醫院潔凈手術部建設規范》,將手術室保暖柜、保冷柜列入手術室基本設備設備。北京福意聯專注于醫用恒溫設備16年,為手術室凈化工程提供優良優良的的產品,為廣大醫院解決低溫藥品加溫恒溫保存方案,真正提升醫療護理質量,已經在各大醫院廣泛使用。
---------------------------------------------------------------------------------------------------
保溫柜(培養恒溫箱)溫度5-80℃使用說明:
手術室保溫柜(保暖柜)
I級特別潔凈手術室(百級)Ⅱ級標準潔凈手術室(千級)
溫度設置在37-80℃,用于術中液體常規加溫(加溫體溫37℃),或高溫加溫(加溫生理鹽水60-80℃),在機體手術室、腦科手術室,腔鏡手術中等多有使用。
手術室保冷柜
保冷柜溫度設置在4℃,用于生物試劑,生物制品或者具有低溫要求的物品儲存。
---------------------------------------------------------------------------------------------------
保溫柜(培養恒溫箱)溫度5-80℃參數:
1.產品型號:FYL-YS-151L
2.產品形式:立式
3.噪 音:42dB(a)
4.功 率:120W
5.電壓/額定頻率:220V/50Hz
6.溫度范圍:0-100℃每一度恒溫調節
7.玻 璃 門:三層高強度鋼化玻璃,保溫效果好、透明度高
8.外形尺寸:(寬×深×高):595×570×880mm
9.內部尺寸:(寬×深×高):508×426×636mm
10.保溫性能:采用高密度聚氨酯整體發泡,門與箱體密閉處采用耐高溫、抗老化性好的納米材料門封條。
11.內腔/擱架:箱體內部全不銹鋼內膽;3層不銹鋼擱架,可任意調節高度
12.溫度顯示:微電腦程序控制溫度,LCD數碼顯示,自動顯示箱體內部溫度
13.安 全 鎖:雙安全鎖設計,防止隨意開啟
14.報警功能:高低溫報警系統、斷電報警、傳感器故障報警
15.雙系統:制冷系統與制熱系統匹配合理,降溫或加熱速度快,設定的溫度在短時間里,即可達到設置溫度要求、溫度度高。
16.風道設計:采用風道設計和循環系統設計。采用高性能電機及風葉,具有空氣對流微風裝置,內腔空氣可以更新循環,溫度恒溫穩定。
17.箱 體:箱體外殼均采用優良3鋼板數控機床加工成型,外殼表面進行防靜電\防腐化噴塑處理。
----------------------------------------------------------
1、型號:FYL-YS-150L
2、有效容積:150L
3、額定電壓:220V
4、溫控范圍:2-48℃(每度可調可控,熱補償功能)
5、箱體尺寸:595*570*865mm
6、內徑尺寸:520*440*660mm
7、產品結構為立式箱體。主體分為四部分:電氣控制系統,制冷系統、制熱系統、顯示系統。
8、箱體內部采用高密度聚氨酯整體發泡,具有重量輕、保溫性能好等特點。
9、自動化霜功能,適合高溫高濕地區,外門防凝露的應用,85%濕度無凝露
10、電腦溫度控制器,數碼顯示、控溫精度高,具有高低溫報警、溫感器故障報警和安全鎖功能,防止出現意外。
11、溫感探頭,自動顯示箱體內部溫度,便于隨時觀察箱體內溫度變化。
12、制冷系統與制熱系統匹配合理,采用強制空氣循環,確保箱體恒溫*。降溫或制熱速度快,設定的溫度在短時間里,即可達到設置溫
度要求。
13、使用三層高強度中空玻璃,中間層為真空處理,保溫效果好,透明度高,便于隨時觀察箱體內部存放的物品。
14、采用全封閉壓縮機,運轉平衡,噪音低,使用壽命長。
15、此產品為嵌入式恒溫箱,可將產品直接嵌入在壁櫥或墻壁,不占多余空間。
16、箱體采用優良鋼板,經防腐化噴涂工藝,表面色澤柔和,內部隔層可任意放寬和縮小,便于存放不同物品。箱體內部具備照明設施,方便夜間觀察儲存的物品。
17、配置安全鎖,可實現專人專管
保溫柜(培養恒溫箱)溫度5-80℃相關:
手術室凈化為大家介紹醫院感染按病原體來源分類,可分為內源染染兩大類,具體介紹如下:
一、內源染
內源染也稱自身感染,病原體來自患者自身的體內或體表,部分是人體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在正常情況下對人體無感染力,不致病,在一定條件下可成為條件致病菌,引起各種內源染,例如醫院使用的留置導尿,由于大腸埃希菌有吸附尿道上皮的特殊能力,大腸埃希菌從原寄居的腸道進入泌尿道而引起泌尿道感染,或病人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使一些正常菌群在寄居部位穿透粘膜等屏障進入組織或血流引起感染。或由于抗生索的使用引起菌群失調,病人出現的二重感染等。
部分內源染微生物則可能是“醫院菌株”,在患者住院期間“醫院菌株”遷移并定植于患者的體表或體內,“醫院菌株”可以是從醫院環境或從其他病人、醫院工作人員處獲得。
內源染的發生和機制較復雜,預防內源染比較困難,因此也稱為難以預防染。
二、外源染
外源染也稱交叉感染,是指病人間、病人和醫務人員間直接感染,或通過接觸醫院的環境、物品而獲得的感染。病原體來自患者的身休外,如其他病人、醫務人員,未*滅菌或污染的醫療器械、生物、血制品、生物制品、醫院環境等。外源染通過加強醫院消、滅菌、隔離等措施的采用可以達到有效預防和控制。
醫院感染也可按發生感染的部位分類。醫院感染發生的部位可分為泌尿系統感染、呼吸道系統感染、手術部位感染、生物系統感染、胃腸迸系統感染、皮膚和軟組織感染、神經系統感染、心血管系統感染等。
勤發發